图9示意中国某小区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系统在居民区的广泛利用,对城市的影响有
【小题2】从综合效益考虑,该系统最适宜的推广地区是

【小题1】该系统在居民区的广泛利用,对城市的影响有
A.降低地下水位 | B.加重水体污染 | C.解决缺水问题 | D.减轻城市内涝 |
A.西北地区 | B.青藏地区 | C.华北地区 | D.东北地区 |
下图是青藏高原湖泊巴木错位置示意图,该湖为咸水湖。下表示意2009年该湖泊面积(S)及该湖泊所在区域气候要素情况(P—降水量、T—气温、E—蒸发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料分析,导致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量大小 ②流域面积大小 ③气温高低及变化 ④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题2】从材料中发现4月湖泊面积比2月还要小,达到年内最小值,其原因可能是
①4月降水量增大不明显,但蒸发量比2月大,湖泊水量减少
②2月气温低,湖泊结冰导致湖泊面积较大,4月湖冰融化,水面下降
③4月工农业生产大量从湖中引水,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④4月的大气降水量比2月小,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P(mm) | 2.0 | 2.0 | 3.0 | 6.7 | 23.3 | 60.5 | 93.5 | 93.0 | 58.2 | 12.2 | 2.6 | 1.8 |
T(℃) | -7.1 | -6.4 | -4.1 | 1.3 | 2.8 | 9.1 | 10.5 | 8.9 | 7.1 | 1.1 | -3.4 | -7.9 |
E(mm) | 84.6 | 70.6 | 102.6 | 153.4 | 127.0 | 176.6 | 160.9 | 137.6 | 139.2 | 113.4 | 97.7 | 74.2 |
S(km2) | 252.8 | 253.5 | 253.0 | 251.4 | 253.0 | 254.0 | 254.6 | 256.7 | 254.9 | 252.9 | 252.7 | 252.3 |
【小题1】料分析,导致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量大小 ②流域面积大小 ③气温高低及变化 ④人类活动的影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4月降水量增大不明显,但蒸发量比2月大,湖泊水量减少
②2月气温低,湖泊结冰导致湖泊面积较大,4月湖冰融化,水面下降
③4月工农业生产大量从湖中引水,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④4月的大气降水量比2月小,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低温的冬夜,裸露而松散的土地上,有时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也称为“霜柱”),它是潮湿土壤中的水分沿着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在地表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俗称树挂,是在有雾的寒冷天气里,雾滴(或者水汽)冻结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的疏松冻结层,是一种冰雪美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地冰花与雾凇现象形成的共同天气条件是
【小题2】地冰花与雾凇现象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是

【小题1】地冰花与雾凇现象形成的共同天气条件是
A.寒潮过境,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
B.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
C.气温低于0℃,晴朗且风小 |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天气 |
A.两者都主要分布在南方 |
B.两者都主要分布在北方 |
C.地冰花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
D.雾凇现象主要分布在南方 |
下图中的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79.6米,瀑布底部附近雨林密布。读图完成下题。

25.该瀑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25.该瀑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向斜槽部岩层坚实、流水堆积 |
B.背斜顶部岩层破碎、流水侵蚀 |
C.断层两侧的岩体差异升降、流水堆积 |
D.断层两侧的岩体差异升降、流水侵蚀 |
冈仁波齐,位于东经81.3°,北纬31°,海拔6638m,是冈底斯山的主峰。读冈仁波齐周围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湖泊众多,其原因是()
①降水丰富 ②多封闭洼地 ③冻土广布 ④蒸发弱
【小题2】据观测,近几年该地区湖泊水位明显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小题1】该地区湖泊众多,其原因是()
①降水丰富 ②多封闭洼地 ③冻土广布 ④蒸发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气候变暖,降水增多 | B.蒸发量减少 |
C.冰雪融水补给增多 | D.地下水补给增多 |
图甲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是( )
【小题2】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上表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其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的是( )

编号 | 结构模式 | 投入产出比 | 产值(元/亩) |
① | 林网—粮食—蘑菇 | 1:2.44 | 1032.76 |
② | 林网—枣—粮—草莓 | 1:2.70 | 1819.10 |
③ | 林网—桃—粮—蔬菜 | 1:2.71 | 1809.40 |
④ | 林网—苹果—粮食—蘑菇 | 1:2.69 | 1865.00 |
【小题1】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贫瘠 | B.光照弱 | C.热量不足 | D.水源不足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河是()
【小题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相比较,南岸支流()
【小题3】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小题1】图中甲河是()
A.汉江 | B.闽江 | C.西江 | D.渭河 |
A.流程长,较稀疏 |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
C.水质清,无结冰 |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 D.年800mm等降水量线 |
读北半球四条河流径流季节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河流,哪一条河流最有可能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
【小题2】a河有可能是我国哪个地区河流()
【小题3】关于 c 河流域棉花生产条件的叙述错误的()

【小题1】四条河流,哪一条河流最有可能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
A.a | B.b | C.c | D.d |
A.西北内陆地区 | B.东北平原地区 |
C.西南三省区 | D.华北平原地区 |
A.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
B.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
C.晴天多,光照足 |
D.规模生产,商品率高 |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乌拉尔河主要补给水源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乌拉尔河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 | C.地下水 | D.湖泊水 |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 |
B.水库调节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
C.蒸发弱导致②处径流量大 |
D.②至③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多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黄河干流①②③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材料三M省某城示意图。

(1)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异同。
(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观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
(3)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黄河干流①②③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材料三M省某城示意图。

(1)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异同。
(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观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
(3)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