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平均海拔在3500 m以上。下图表示三江源地区1950-2010年平均气温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小题2】图示信息判断,三江源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河湖流量增加,洪涝多发,水土流失加剧
B.农作物播种时间推迟,生长期加长
C.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有利于商品粮基地建设
D.蒸发加剧,水资源减少,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01 06:54: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上内循环可促进陆地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同类题2
2015年12月31日中国第21批护航编队完成交接后驶离亚丁湾,回国途中出访亚洲六国。左图为“第21批护航编队出访亚洲六国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亚丁湾驶往孟加拉国途中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
【小题2】与一年中其它时节相比,护航编队出访斯里兰卡时节,该国水循环表现为
A.⑥较多
B.④补给②较多
C.③较多
D.⑤较旺盛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小题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小题3】图中河流在A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
B.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
D.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
同类题4
水循环的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于10月4日下午在广东湛江沿海登陆,最大风力有15级。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类型(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不能确定
【小题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彩虹”登陆广东的环节是( )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