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新思想的萌发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维新变法思想
- 早期维新思想
- 康梁维新思想
- 严复与《天演论》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
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 |
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
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 | 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
C.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 D.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
有人说,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中国传播的进化论直接点燃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烈焰。下列说法与此观点因果关系最紧密的是( )
A.它紧扣了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 | B.它开始改变中国人传统的夷夏观念 |
C.它激起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斗争 | D.它主张暴力革命 |
1904年,梁启超游历北美后写成《新大陆游记》。书中肯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同时对由此带来的扩张性深表忧虑不安;极力赞颂美国平等自由的价值观,然而对美国共和政体却多有批评。这反映出,梁启超
A.政治思想转变,由激进趋向温和 |
B.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价值追求 |
C.认为民主共和不如君主立宪有秩序和安定 |
D.流露出对美国观察和思考自相矛盾的心境 |
“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以上评论针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B.中法战争的影响 |
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描绘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
A.体现了明显的空想色彩 | B.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
C.讽刺了清朝政府的无能 | D.凸显了维新派渐进改革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