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和管制。1948年,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在旧金山发表演讲:“我们力求在日本确立稳定而强有力的自主的民主主义,使之独立,并由此在阻止远东可能发生的下一次集权主义战争中发挥作用。”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清除法西斯势力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推广美国式民主D.应对亚太局势变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走在十字路口的美国教育:1954-1980》一书中写道:“政府官员批评美国教育忽视了基本的学术科英语、历史、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并不是因为俄国多么的先进,而恰恰是因为美国的落后所致。”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导致美国教育落后B.冷战促进了美苏的科技交流
C.苏联的科技远远领先于美国D.美苏争霸加剧科技教育竞争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48年11月,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杜鲁门最终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杜威,创造了总统大选历史上最令人吃惊的逆转。此时的杜鲁门
A.沿袭与苏联盟友关系B.推动美苏冷战的扩展
C.主动挑起了朝鲜战争D.以战争手段遏制苏联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
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59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收回北约对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同年6月,他迫使美国将运载核导弹的战斗机撤往美国在英、德的基地。1966年,正式通知北约盟国,法国结束对北约组织一体化的从属关系。法国的这些做法意在
A.顺应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B.缓和西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C.加强西欧国家间的军事合作D.提升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国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在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参观了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图书馆,结果发现书架上一共有88本有关越南战争的书籍,而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只有4本,这一事实多多少少概括了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记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战争令许多美国人不堪回首B.冷战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有别
C.受不同时期信息技术条件的制约D.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影响深远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倒,战时共同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借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

战后初期,斯大林的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

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对抗性,他们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也彼此冲突。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其他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