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哪些技能,经过较短时间学习,就可以给人的生话带来巨大帮助?答:夸奖他人。
(2)最近“夸夸群”火了,不少年轻人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在群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会受到其他群成员的夸奖。例如,有人提出“学习了一下午,求夸”,便会有群友夸赞称“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而认真学习,说明您是一个自制力很高的好孩子”。除了在年轻人中流行,还有电商平台商家推出“夸人服务”,购买服务后,便会被拉进一个群里,群里人会从长相、性格等各个方面夸赞购买服务的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
请结合自身体验,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9年“五四”前夕,某媒体记者走进100所大学,对近2000名不同专业、年龄、生活背景的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下图是某一问题的数据统计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
1919年1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一文,其中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材料二
“五四”青年节前,一家知名纸媒在“‘五四’百年特刊”中将某有着“小鲜肉”之称的流量明星评为“新青年代表”,引发广大网友的激烈争议。
材料三
中国商务部今日(2019年5月10日)12时03分发布消息称,美方已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正在进行中,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协商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虽然100年前面临民族危亡的困局已一去不复返,但在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依然可能遭遇种种挑战,甚至危机。作为身处国家发展关键节点上的一代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经典,是指那些历世不衰,并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价值极高的书籍。著名作家梭罗曾说:“经典是人类思想最崇高的记录。”阅读经典,可以让人从中得到思想指引、价值导航,有助于灵魂的构建与塑造,从而影响人的成长。
对于阅读经典,你有哪些体会和思考?请从《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家》《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大卫科波菲尔》《老人与海》《西厢记》《雷雨》《茶馆》《哈姆雷特》这十五部经典中至少选择两部作为例子,结合你阅读这些作品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声响的世界上: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写的是音乐高低起伏与疾徐变化的声音;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写的是自然静默肃穆中丰富多样的声响;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写的是人世间欣欣向荣追求幸福的声响…… 可是,今天我们可能听不清、听不见这样的声音了,因为纷繁的现实中,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那么,在这喧嚣不已的环境中你认为该如何去聆听想听、愿听、该听的声音?
请以“聆听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①巴鲁赫·斯宾诺沙: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②阿尔贝·加缪: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③约翰·列侬: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④李大钊: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有的人总担心失败,他们会找出很多理由让自己避免去冒险;也有人认为,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就会一事无成,与其让自己羡慕、后悔,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请你从《雷雨》里的鲁大海、《拿来主义》里的“拿来主义”者、《纪念刘和珍君》里的刘和珍、《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所引《箜篌引》中的渡河者、《祝福》里的祥林嫂这五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想象他(她)来到今天的中国,了解了新中国70年的变化。
请你代他(她)写一篇文章,表达他(她)的感想或认识。要求:文章的写作角度必须突出原文人物的身份特征,如鲁大海,以工人视角看70年的变化。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