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是人的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与敏感相同,都是用来描述人们活动速率的。钝感有时是迟钝、木讷的反应;有时又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表现。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爆发。
1939年,五四运动20周年,广大青年抗日救国,在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中起到先锋作用。
1959年,五四运动40周年,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79年,五四运动60周年,广大青年立于改革开放的潮头,引领时代。
1999年,五四运动80周年,“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举办,广大青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
——三毛
(2)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到某重点高中去给同学们讲鲁迅,却遭遇学生吐槽:“教授,你讲的内容与高考无关。”据调查,学校老师普遍反映,如今上课时,教学内容只要稍微偏离教材、考试大纲,学生会立即做出各种不屑的反应,一些家长甚至站出来“抗议”。
其实,读书分两种,一种是读有用的书,跟钱、权、名利有关,读它可以帮助你升学、谋生,获得现实利益;一种是读无用的书,不教授技能,或对升学、应聘与挣钱没有直接帮助,但可养心。梁文道先生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往往易得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有人在中心迷失,最终被边缘化;也有人在边缘地带不沉沦,最终成为新的中心。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⑤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格言联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浸润于人们的思想中,也体现在祖国的建设中。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你从这些寓意深邃的名言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