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世人痴迷。在爬满文字的甲骨、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当年毛主席高呼“人—民—万—岁!”的呼声,穿越时间遂道,响彻了70年。这声音,敦促着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请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自选角度,立意自定,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题号:1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8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
题目:树木·森林·气候
——谈  
当前题号:2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有序使人安定,无序使人慌乱。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有序地生活。但是失序的事情常有发生,有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倒全倒。而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生活,往往就是你内在的呈现。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西周时期,当时学校的教学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也曾经长期作为我们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今天,国家提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要求。然而,有的学校、家长、学生,只注重其中某一方面,而不能做到全面培养、全面重视、全面发展。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结合材料内容,作为一名高三毕业生,请你准备一次在班会课面向本班同学的主题发言,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作文。

尼采说:“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先做后说。)

董养性:打铁没样,边打边像。如果不开始行动,规划再多都是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凡事预则立。

于上述言论,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注意:(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文体明确。(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根据要求作文。

假如我带它回家

一只蚂蚁站在我的挎包上不肯下来/而我就要回家/我伸出双手/把两只手的 手心合在一起/把蚂蚁托住/轻轻放到地上/蚂蚁真可爱/但假如我带它回家/就等于把它带进了坟墓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茵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吃苦把成功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到处是开门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请以“_____把_____的门推开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恰当理解题目,选材合理、新颖,自定立意,写出事件波澜。
当前题号:8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发现过去的每个年代都有其各自的时代精神代表,例如:

五十年代有求实苦干、为国分忧的铁人精神;

六十年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八十年代有团结战斗、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九十年代有爱国奋斗、艰苦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零零年代有万众一心、百折不桡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零年代有科学创新,敬业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②东晋大诗人陶潜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③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多位大家对如何读书,各有自己的见解,且在文学史上都卓有成就。你更认可谁的读书方法呢?请比较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要求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不得宿构,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