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要求:(1)选定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类文章:(2)不要脱离文字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五四青年节,在美丽的东海之滨,郑州舰实习舰长韦慧晓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了她逐梦深蓝的传奇故事。这位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女子,拥有着旁人眼里“开挂的人生”。23岁在华为就职,曾任副总裁高级秘书;27岁获环球洲际小姐大赛中国特区赛区十佳,并考取中山大学研究生;28岁赴西藏支教;30岁成为中山大学博士;34岁时,她“高龄”入伍,加入人民海军,用6年时间成长为人民海军史上第一位实习女舰长。

韦慧晓的成长与她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她说:“有两种价值观:一种价值观,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另一种价值观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因为这句话,韦舰长圈粉无数。这句话,引爆了很多观众的朋友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作文:《那一刻,让我__________》
要求:①请补全作文标题,写一篇记叙文;②字数不少于800 字;④ 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
当前题号:3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下面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但不得套作。

(1)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生风平浪静,毫无作为。

(2)在逆境面前永远都不要让自己屈服,而是让自己更加勇敢的去正视逆境。

(3)逆境中留给你的一切痛苦,请细细品味。苦难一旦过去,就变成了甘美。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幻作家刘慈欣2018年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在颁奖会上他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大脑里创作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

刘慈欣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或联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爸爸百忙之中抽空去观看了孩子班级的戏剧表演,却发现自己的儿子扮演了一块没有一句台词、一动不动的“大石头”。爸爸中途离场,并给老师发去短信: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演一块默默无闻的石头?老师告诉孩子的爸爸,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这位爸爸还是难以理解:为何老师不给孩子换个角色?既然能自由选择,孩子为什么不选个好点的角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请以“成长,意味着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节选自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演讲)

要求: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段学生集体给家长下跪磕头的视频引发争议。学生叩首的行为引发部分网友质疑:有多种感恩的形式,为何选择这种?不少同学质疑学校此举“形式主义”,但学校官微回怼也很耿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日来,河南一所中学在高考倒计时200天当天,组织高三年级数千名多名学生进行包括励志演讲、50华里远足、感恩教育三部分的教育活动,在最后进行的感恩教育环节中,当家长为孩子读完家书,学校安排所有同学向家长磕头谢恩,此举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这种感恩教育是“作秀”,涉嫌“道德绑架”。事后,该所学校回应,这只是一种形式,想教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担当。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命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