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济慈)
①请从《红岩》《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边城》《老人与海》《论语》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其人物或写法等,阐述你对济慈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自选角度,符合原著内容,表达有条理。
②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历,以济慈这句话为主题,描绘一个场景。
③我区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请你以济慈这句话为主题,写一段文字,为创城活动提出建议。要求:自定写作对象,建议具体明确,表达简明得体。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宰予昼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论语》中有许多“知行合一”的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写出其“知行合一”的形象。要求:符合原著,形象鲜明。
②很多小说都有一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请从《呐喊》《老人与海》《边城》中选择一处这样的情节,加以叙述并做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晰。
③请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65年前,北京建工的18名青年木工自发组建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青年突击队,这个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特殊群体”,由年青人组成,年青人自己管理。因为适应了青年的特点,这种组织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仅仅一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650支青年突击队,队员1.2万名。
65年来,在实现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在改革开放的重点建设工程中,在城市服务、重大活动保障的第一线,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始终闪耀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青年突击队在建功立业中得到了认同与赞誉,吸引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其中,成长成才,实现光荣与梦想。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以高三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本校成人典礼仪式上作主题发言。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具体的校名;不少于800字。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②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③知耻近乎勇。(《中庸》)
④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上面这些关于“修身”的名言发人深省。对现代中学生修身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呢?请从上面列出的句中,选择两三句作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烈·莱维解释为:“君子不要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
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君子应如何定位自己或如何定位他人”为话题,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阐释理由,题目自拟。①大自然中有风声雷声雨声、鸡鸣狗吠蝉嘶,生活中有歌声琴声书声、笑声哭声喊声,亲人朋友有安慰劝导鼓励、提醒批评指责,历史长河中或是文学作品中也有各种声音……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也许让你走进尘封的回忆,也许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②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请以“时间和生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网络交际中,点赞已成为摆明立场、表达关切、传递情感抑或攒聚人气、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
点赞时,人们往往心态不一,目的各异。
点赞见证人际交往,展现人情世态;点赞反映生活态度,引导潮流风尚。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 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孤独,细思下来,那是上帝赐予的一个人的安静时光。享受这 份清静,体味这一个人的好天气,原来这寂寞也是能打动人的。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经 历多了,这条道理才体味得越发深刻。如今不再犹豫,也不再徘徊,拿出直面真相的勇气, 奋力经营人生这座孤岛,终于下定决心,过好这一生。”
江南女子专栏作家沈三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青年”的口头禅在生活中屡“听”不鲜。有人总结了“佛系”的几种典型表现: 佛系涨薪资,顺其自然,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一辈子能拥有多少财富都是命中注定的;佛系考研,还有十多天考试,能考上就读吧,考不上就算了,看得进书就看,看不进就睡会;佛系“剁手”购物,钱乃身外之物,能花是福,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还在不在。
在2018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各界的两会代表对年轻人中流行的“佛系”心态进行了热议。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这在我年轻时绝对不可能啊!那时候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感觉懈怠的话就没为自己努力,没为社会做点什么。” 知名网络作家张威(唐家三少)表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沦落。失败了不是坏事,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才能成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佛系”和奋斗也不矛盾,“两种心态能统一会比较完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出你对青年人“佛系心态”的深入思考,文体: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不得套作、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