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诗经·氓》)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 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当前题号:1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8分)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1)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
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小题1】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3】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4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名句默写(15分):
1.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2.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假舆马者,    
8.人生如梦,
9.元嘉草草,     。    
10.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当前题号:4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2)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当前题号:5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唐多令邓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鸟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释】①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小题1】“飞透窗纱”中的“飞透”二字极具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3)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7) ,独畏廉将军哉?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而位居我上。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前题号:7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于1169年隆冬去全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②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 ①金人入侵,南宋偏安江南,合肥当时已成边区。②纾:解除,排解,宽解。
【小题1】上阙是从哪几个方面营造“岑寂”之境的?(3分)
【小题2】最后三句(“燕燕”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记分)(6分)
甲:(1) ,(2)  。(3)    ,谁怕?(4)     。(5) ,微冷, (6)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乙: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2)小舟轻楫,   。(周邦彦《苏幕遮》)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5)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6)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当前题号:10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