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句默写(15分):
1.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2.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假舆马者,    
8.人生如梦,
9.元嘉草草,     。    
10.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2:3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注)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 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气势惊心动魄。
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E. 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小题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释: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② 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中用笔直接,句句扣“早”来立意,极写“早梅”中的“早”,梅得一枝之秀、开“香”“艳”之先(或:独开一枝、秀先群芳)的风调、品性。
B.首联以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先将梅花和“万木”相对照,严寒的冬季,万木经受不住寒气侵袭,枝干快要摧折,而梅花却能凝结了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
C.颈联侧重写出了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递”和“窥”写得最好。“递”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窥”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由鸟及人,早梅给人们的惊喜和诧异见于言外。
D.尾联直抒胸臆,“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直接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小题2】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