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下片“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跳”字的好处。(3分)
【小题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3分)
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下片“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跳”字的好处。(3分)
【小题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3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25.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7.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7.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7分)
雨夜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①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万井:指市井。
【小题1】 联直抒胸臆,抒发了 之情。(2分)
【小题2】本诗在写景方面很有特色,试作赏析。(5分)
雨夜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①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万井:指市井。
【小题1】 联直抒胸臆,抒发了 之情。(2分)
【小题2】本诗在写景方面很有特色,试作赏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7分)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小题1】词的上阕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 ”一词点明了主旨。下阕 “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 的情感。(2分)
【小题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5分)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小题1】词的上阕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 ”一词点明了主旨。下阕 “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 的情感。(2分)
【小题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小题1】词的上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词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小题1】词的上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词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博大精深;既流露了深切同情人民的心声 “长太息以掩涕兮, 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更表现了矢志探索救国的心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有类似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显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人们对山水的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两句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范仲淹《渔家傲》中“ 千嶂里,_____________”则写出塞上之荒僻。
(4)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诗人听竹的画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有相似的两句“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1)屈原《离骚》博大精深;既流露了深切同情人民的心声 “长太息以掩涕兮, 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更表现了矢志探索救国的心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有类似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显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人们对山水的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两句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范仲淹《渔家傲》中“ 千嶂里,_____________”则写出塞上之荒僻。
(4)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诗人听竹的画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有相似的两句“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8分)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②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小题1】词的上阕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②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小题1】词的上阕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舟遥遥以轻飏,。(陶渊明《归去兮辞》)
(8),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1)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舟遥遥以轻飏,。(陶渊明《归去兮辞》)
(8),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①。脉脉②花疏天淡,云去,数枝雪。
胜绝③,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①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谓“倒春寒”。②脉脉:深含感情的样子。③胜绝:美景超绝。
(1)词的上阕描写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4分)
(2)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结尾三句。(4分)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①。脉脉②花疏天淡,云去,数枝雪。
胜绝③,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①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谓“倒春寒”。②脉脉:深含感情的样子。③胜绝:美景超绝。
(1)词的上阕描写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4分)
(2)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结尾三句。(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①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⑦。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①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②幽素:幽情素心。
【小题1】“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小题2】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诗人的孤寂愁苦之情?(6分)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①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⑦。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①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②幽素:幽情素心。
【小题1】“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小题2】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诗人的孤寂愁苦之情?(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