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25.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7.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3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①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②耦耕,指两人各持一耜(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西 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箔:是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
【小题1】诗歌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风云变化的高潮顷刻,第二句从_______________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两字十足显示了北风狂飙的威力。
【小题2】按照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却要敞开四面窗户,从中你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胸襟?
同类题3
古人常通过大雁来传递书信,故后来常用“鸿雁”比喻书信,下列诗歌中的“鸿雁”,不具备此寓意的一项是
A.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B.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C.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D.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长安秋望
赵嘏
①
云物
②
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
③
学楚囚。
注:①此诗歌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②云物:云雾。③南冠:《左传》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凄清”二字,既写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古诗文填空。(一空1分,共8分)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
(2)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兰亭集序》)
(3)
,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自若也。(《过秦论》)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