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摸鱼儿(并序)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1.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从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将从鄂州至潭州主持遭运。小山亭在湖北转运使官署内。2.同官王正之: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转运判官,故称“同官”。
【小题1】全词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结合原文简要赏析。(5分)
【小题2】全词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赏析。(6分)
摸鱼儿(并序)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1.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从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将从鄂州至潭州主持遭运。小山亭在湖北转运使官署内。2.同官王正之: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转运判官,故称“同官”。
【小题1】全词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结合原文简要赏析。(5分)
【小题2】全词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小题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上下片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炼字工夫了得,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好,请选取你认为用得好的词简要赏析。(4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小题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上下片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炼字工夫了得,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好,请选取你认为用得好的词简要赏析。(4分)
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24.(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5分).
【小题1】但为君故, 。 (曹操《短歌行》)
【小题2】泻水置平地, 。 (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3】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小题4】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彦《苏幕遮》)
【小题1】但为君故, 。 (曹操《短歌行》)
【小题2】泻水置平地, 。 (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3】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小题4】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彦《苏幕遮》)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蜀道难》)
(2)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3)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锦瑟》)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师说》)
(7)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赤壁怀古》)
(8)____________,小乔初嫁了,(《赤壁怀古》)
(9)千古江山,____________。(《京口北固亭怀古》)
(10)__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寻寻觅觅》)
(1)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蜀道难》)
(2)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3)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锦瑟》)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师说》)
(7)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赤壁怀古》)
(8)____________,小乔初嫁了,(《赤壁怀古》)
(9)千古江山,____________。(《京口北固亭怀古》)
(10)__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寻寻觅觅》)
文学常识填空。
【小题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 、 和 。
【小题2】《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小题3】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体例)。
【小题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
【小题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 、 和 。
【小题2】《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小题3】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体例)。
【小题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景图,体现出秋天不同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景图,体现出秋天不同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4)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李密《陈情表》)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7)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8) ,丘峦崩摧。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4)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李密《陈情表》)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7)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8) ,丘峦崩摧。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文后题目。(8分)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珠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小题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
【小题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珠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小题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
【小题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隔叶黄鹂空好音。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4)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5) ,铁马秋风大散关。
(6)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7)白日沦西河,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8) 宫女如花满春殿, 。(李白《越中览古》)
(9) 花自飘零水自流, , 。
(10)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隔叶黄鹂空好音。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4)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5) ,铁马秋风大散关。
(6)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7)白日沦西河,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8) 宫女如花满春殿, 。(李白《越中览古》)
(9) 花自飘零水自流, , 。
(10)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