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学常识填空。
【小题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   
【小题2】《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小题3】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体例)。
【小题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4-12-24 02:58: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王公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如《琵琶行》中“元和十年;干支纪年,如《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年号干支兼用纪年,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B.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自由,不受格律束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C.捣衣是古代妇女缝制衣服的一道工序,用具除了棒槌外,还需一个放置衣服的砧板,即“捣衣砧”。古时每当天气寒冷季,妇女便为亲人制作寒衣,所以阵阵的捣衣声中寄托了女子的情思,因而,“捣衣”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思念的意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就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诗句。
D.在中国古代,姓、名、字、号是分开的。姓由血缘决定,后来通常以父姓为姓;名和字是幼时由父母长辈所取。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故又叫表字;如白居易,字乐天。号一般是自命以显示某种志趣,故号丰富个性。如欧阳修号醉翁,杜甫号少陵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