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 杜 位

杜 甫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①杜位,杜甫族弟。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位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小题1】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何时更得曲江游”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为颔联的景物描写作了铺垫渲染。
B.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苍茫明净、深沉悲凉的暮秋图景。
C.颈联巧用伯牙、阮籍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无聊的苦闷。
D.全诗因景寄慨,层层关联,意味隽永,体现了诗人用字新奇、笔力雄健。
【小题2】有人说“归”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②南夷:指南方少数民族。③夜榜:夜航。④楚天:指永州

【小题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南 湖 早 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动静结合,写风云变色,雨后初晴,阳光返照,大地回暖,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B.颔联写红花遍野,山杏初绽,湖面铺绿,水蘋生长。“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C.颈联写雨后白雁的翅膀仍显得很沉重,笨口拙舌的黄鹂的叫声不成样子。视觉与味觉相结合,白、黄色彩对比鲜明。
D.本诗和我们学过的《钱塘湖春行》,同样是对最富早春特征的景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运用了哪些手法抒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小题2】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薇(节选)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常之华”,就是“棠之花”;“君子之车”则是指将帅乘坐的战车,与下文中的“戎车”同义。
B.“业业”、“骙骙”、“翼翼”、“象弭鱼服”显示:这支军队战马雄壮;装备精良,排列整齐,动作熟练。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争的场面:将帅站在车上指挥,士兵环列四周形成掩护,组成严密的军阵。
D.诗中的成卒在杨柳依依的烂漫春光中从军走向战场,历经九死一生,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步履蹒跚。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边塞诗,选自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小雅》,唱出了将士们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
B.节选的前四行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气势上洋溢着激昂的战斗之情。
C.“岂敢定屠”、“岂不日戒”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反映了边关形势的紧张,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D.“昔我往矣”及以下三句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景写乐情,以夏景写哀情其目的都是为了加重其哀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崔珏往西川

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注)①卜肆:《汉书》记载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肆,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无不通,依老子、严周(庄周,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之指著书十余万言。②卓文君、司马相如当垆卖酒。③玉钩:酒钩。《汉武故事》记载钩弋夫人手拳曲,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钩,手得以展。后人效之,别有酒钩,当饮者以钩引杯,以为乐趣。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表面上在问崔珏为什么有旅愁,实则要表现崔珏年少并无忧愁。
B.第三句使用拟人的手法,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巫峡水急滩险的壮观景象。
C.第四句使用夸张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益州千里火烧云的壮阔景象。
D.第七句的“浣花笺”即“薛涛笺”,有十色,文人多用之,以为风雅。
【小题2】送别诗中,诗人常对送别的友人进行劝慰或寄予期望。诗人李商隐对崔珏寄予了怎样的期望?请结合诗歌的后三联进行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①。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②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①钲(zhēng):古代一种铜制乐器,又名丁宁,形似钟,打击发声。②西崦(yān):这里泛指山。
【小题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雨停,因而说春风极通人性,仿佛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这样写,使东风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新颖别致,饶有诗意。
B.颔联描写春天早晨山村晴景。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絮帽”与“铜钲”分别比喻“晴云”与“初日”。
C.本诗第三、四两句写近景,第五、六两句写远景。意境优美,诗意盎然,散发着浓郁的山野气息,仿佛一组极为美丽的山水画卷,十分真切动人。
D.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及其生活的反映。雨过天晴,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给春耕的人们准备食物。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和《定风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古典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台 城

韦 庄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蝶恋花②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①台城: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韦庄,晚唐诗人。②此词创作于柳永漂泊异乡之际。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庄诗中的“六朝如梦鸟空啼”与杜甫诗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之中“空”字有异曲同工之效,都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空荡失落之感。
B.韦庄的《台城》与杜牧的《泊秦淮》的诗歌主题相同,都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命运无比的关心与深切的忧虑。
C.柳词下片中写到词人对酒当歌图一醉,却只能是强颜欢笑,进一步突出了作者无法排解内心的春愁之苦恼。
D.韦诗哀叹国运衰败,柳词慨叹春愁无人能解,心中伤感,两首诗词中处处皆衰败之景,可谓情借景显。
【小题2】请简要指出韦诗与柳词在写法上的异同。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