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宋代民歌

施耐庵《水浒传》(注)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行至黄泥冈时,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所吟唱的诗作。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诗后两句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是祈求下雨:一方却“犹恐春阴”,两种场面形成鲜明对照。
B.宋代民歌从不同的侧面渲染天气的炎热,为押送生辰纲的杨志等人口渴思饮,终于落入吴用所设计的圈套作铺垫。
C.这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在春日大早之时,农人与豪门贵族两种不同的生活场面和不同的心理活动。
D.这两首诗歌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讽刺了富贵人家不知民生疾苦。
【小题2】前人点评李诗“有《三百篇》遗意”,请从诗歌主旨和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李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6 01: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恭之,字道穆,自云辽东人也。以字行于世,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幼,事兄如父。每谓人曰:“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见知,当使夕脱羊裘,朝佩珠玉。若时不我知,便须退迹江海,自求其志。”御史中尉元匡高选御史,道穆奏记求用于匡,匡遂引为御史。正光中,出使相州。前刺史李世哲,即尚书令李崇之子,多有非法,逼买人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又于马埒堠上为木人执节。道穆绳纠,悉毁去之,并表发其赃货。后属兄高谦之被害,情不自安,遂托身于孝庄。孝庄时为侍中,深相保护。及即位,赐爵龙城侯,除太尉长史,领中书舍人。及元颢逼武牢,或劝帝赴关西者,帝以问道穆,道穆言关中残荒,请车驾北度,循河东下,帝然之。其夜到河内郡北,帝命道穆烛下作诏书,布告远近,于是四方知乘舆所在。寻除御史中尉,选用御史,皆当世名辈,李希宗、宋世良等三十人。于时用钱稍薄,道穆表曰:“百姓之业,钱货为本,救弊改铸,王政所先。自顷以来,私铸薄滥,官司纠绳,挂网非一。以臣测之,必当钱货永通,公私获允。”后遂用杨侃计,铸永安五铢钱。仆射尒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帝日:“高中尉清直人,彼所行者公事,岂可私恨责之也?”寻敕监仪注。又诏:“秘书图籍及典书缃素,多致零落。可令道穆总集帐目,并牒儒学之士,编比次第。

(选自《北史·高恭之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射尒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
B.仆射尒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
C.仆射尒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
D.仆射尒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官职名,春秋战国时期掌文书或记事,秦代开始成为有监察性质的官职。
B.鸱尾,即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性物件。
C.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如《鸿门宴》中的“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D.乘舆,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也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代指皇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恭之结交名士,怀有远大志向。他学识渊博,广涉经史典籍,结交俊杰;他认为人应做到达则显身扬名,穷则各寻其志,曾毛遂自荐做御史。
B.高恭之为官尽责,不畏权势豪门。他出使相州时,前刺史李世哲做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高恭之不顾李世哲父亲的尚书令身份,仍依法对其进行了严惩。
C.高恭之任人唯贤,注重利国利民。担任御史中尉时,他所选用的御史都为当时的知名人士;看到社会铸钱弊端,提出具体措施并被采纳,最终于公家和私人均获公平。
D.高恭之尽忠辅上,深受皇帝信任。当元颢逼近武牢,他请求皇帝北行,得到同意;皇帝没因寿阳公主怨恨告状而处罚他,坚信他执行公务,正直为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穆绳纠,悉毁去之,并表发其赃货。
(2)可令道穆总集帐目,并牒儒学之士,编比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