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其无忘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天也B.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家祭无忘告D.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契丹与吾为兄弟——车百乘
B.君臣相,不知所归——人之为学不如蜀鄙之僧哉
C.忧劳可以兴国——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梁君臣之首——买五人之脰而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梁君臣之首B.吾得事之
C.忧劳可以D.而智勇多于所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盛锦囊,负而前驱    而皆背晋归梁
B.此三者,吾恨也 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
C.此制作之意也 虽逾色不能复化
D.其矢,盛以锦囊 奉盆缶秦王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此三者,吾遗也  恨:怨恨
C.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D.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所有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孙司封书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珙不听,宗旦言不 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其寨人    略:掠取,掠夺
C.固不可不  旌:表彰
D.以防未至之   患:祸患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  )
A.以书告其将陈珙   即载其家走桂州
B.司户狂邪   宗旦犹力守南门
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吾岂可污邪
D.智高果反  乃杀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侬智高抓住了孔宗旦,想让他投降,而孔宗旦大义凛然,骂不绝口,最终以身殉国。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褒赏。
C.作者认为,当前最大的祸患是人们不能讲话、不愿讲话、不敢讲话,褒扬宗旦,可能会让世人惊讶。
D.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2)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B.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誓天:对天发誓
D.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仇雠:仇人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与所以失之者 ②尔无忘乃父之志
B.①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独伶人也哉
C.①契丹与吾约兄弟 ②天下笑
D.①自然理也    ②莫能与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用兵,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少牢:用猪、羊各一祭祀叫少牢,如猪、羊、牛三牲俱全则叫太牢)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古代的长度单位,这里指微小的事情;而《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则是古代重量单位,句中极言细微)
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属偏义复词,侧重在“衰”,指国家衰亡)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誓天:意为向天发誓,誓是为动用法,与“泣之三日”中的“泣”用法相同)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