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用兵,则遣一从事以一
少牢
告庙(少牢:用猪、羊各一祭祀叫少牢,如猪、羊、牛三牲俱全则叫太牢)
B.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
(忽微:古代的长度单位,这里指微小的事情;而《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则是古代重量单位,句中极言细微)
C.
盛衰
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属偏义复词,侧重在“衰”,指国家衰亡)
D.至于
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誓天:意为向天发誓,誓是为动用法,与“泣之三日”中的“泣”用法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5 08:44: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古文运动的倡导人,文坛领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三苏、曾巩、王安石都是出自他的门下。
B.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分明,这也表现在对“死”的不同说法上,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自己死称填沟壑。
C.“思厥先祖父”中,“先祖父”是对已离世的祖父的称呼,“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妣。
D.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赠序”、“宴集序”“诗序”等,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宴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诗序。
同类题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古有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风俗。在我们的生活中,除有许多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颇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节日,请你从传统节日或者民间节日中选一个,从来历、时间、地点和民俗活动等方面做简单介绍,100字左右。
同类题3
列诗句,都有节日习俗的描写,若以节日的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1)(2)(3)(4)
B.(1)(3)(2)(4)
C.(1)(3)(4)(2)
D.(3)(4)(2)(1)
同类题4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B.《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同类题5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蛮夷:是对华夏民族之外,未开化少数民族的统称,一般称北方的少数民族为狄,称南方的为蛮,称东方的为夷,称西方的戎。
B.季:可以用来表示排序,“孟”“仲”“季”就是用来表示兄弟姊妹长幼序次的。所以“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即叔父。
C.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
D.质子:可以用来指古代为了与其国家稳定关系,加强合作,缔结条约,作为人质在其他国家的人。“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中的“质”便是此意。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文言实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