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复于王者 
(8)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0)犹缘木而求鱼也 
(11)殆有甚焉 
(12)其若是,孰能御之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哪里用得着……呢
B.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是……还是……
C.众人匹之,不亦    不也……吗
D.命巾车,棹孤舟    或者……或者……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不见望仆不相师
B.屈原既放,游江潭 室西连中闺
C.臣险衅,夙遭闵凶 仆口语遇遭此祸
D.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古今一体,安在不辱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B.步余马于兰皋兮 因击沛公于坐
C.君家妇难为 阿母为汝求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人相与 ②不知东方既白
B.①君既若录 ②府吏丁宁
C.①徘徊斗牛之间     ②不能喻之怀
D.①犹不能不之兴怀   ②举匏樽相属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觉宇宙无穷    举世非而不加沮
B.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架梁之椽,多机上之工女
C.庖丁文惠君解牛 视止,行为迟
D.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无厚入有间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苏武书(节选)

[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休畅,幸甚幸甚。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边声四起。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陵虽辜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努力自爱,时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荣休畅 通假字,同“闻”,名声
B.当大任 希望
C.刭身绝域之表  外,与“里”相对
D.谁复能屈身稽颡 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行礼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汉功臣不薄    则一生彘肩
B.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 夫仁、义、智辩,三者非所以持国也
C.男儿生不成名  挟飞仙遨游
D.时北风 不如而厚遇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李陵给苏武的这一封信中,他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投降匈奴之不得已,渲染了战场的悲壮,及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惨相,两方兵力悬殊,援兵不至,导致兵败被俘。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投降不死只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再为汉朝建功,但武帝不加明查而诛其家族,使得他常常想要用死来洗刷羞辱。
C.李陵批评汉帝负德,表示自己此生无法建功扬名,不如死埋没在蛮夷之地,他不愿意再回到大汉朝廷,去面对刀笔吏的羞辱。
D.此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处异域而念故土,兵寡而入众敌心脏,苏武持节荣归而己却寄人篱下,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获得了更多同情和理解,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小题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小题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2)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颜。倚南窗以寄傲,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颜   怡:使……愉快。
B.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乃衡宇 瞻:看见。
D.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请息交以游 绝:断绝
B.万物之得时 善:好
C.感吾生之休 行:将要
D.聊化以归尽 乘:顺应
【小题3】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若夫乘天地之正
B.之二虫又何知
C.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定乎内外之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为鲲 名:命名
C.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这只
D.三餐而反,腹果然 犹:如同
【小题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② 则负大翼也无力
③ 天之苍苍,正色邪 ④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小题3】下面对选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南冥者,天池也。”是一句典型的被动句。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是宾语前置句。
C.“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可视为“取独”。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的“反”通“返”。
【小题4】翻译上述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2)之二虫又何知!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