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B.步余马于兰皋兮 因击沛公于坐
C.君家妇难为 阿母为汝求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4:1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哭庵传

易顺鼎①

哭庵者,不知何许人也。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

哭庵幼奇惠,五岁陷贼中,贼自陕、蜀趋郧、襄,以黄衣绣褓缚之马背,驰数千里。遇蒙古藩王大军,为骑将所获,献俘于王。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王大喜曰:“奇儿也!”抱之坐膝上,趣召某县令使送归。十五岁为诸生,有名。十七岁举于乡。所为诗歌文词,天下见之,称曰才子。已而治经,为训诂考据家言;治史,为文献掌故家言;穷而思反于身心,又为理学语录家言。然性好声色,不得所欲,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②,所治皆不能竟其业。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筑室万山中居之,又弃去。

综其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③,莫能以一节称之。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要其轻天下、齐万物④、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

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殁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于是无一日不哭,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因自号曰“哭庵”。

(有删改)

(注) ①易顺鼎:字实甫,晚号哭庵。光绪元年举人。有《四魂集》。②方外:世外,指超然脱俗为隐士或僧侣。③夷、惠:分别指伯夷、柳下惠,两人都是古代清高廉洁之士。④齐万物:即“齐物”,道家学者庄子的哲学观点,核心是任何事物本无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物我同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某县令使送归  趣:马上。
B.十七岁于乡 举:被举荐。
C.所治皆不能其业  竟:完成。
D.莫能以一诣之    绳:评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献俘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
B.年未三十仕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C.誓哭终其身 请其矢,盛锦囊
D.自号曰:“哭庵”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家焉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哭庵“恃才傲物”的一组是
①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 ②十五岁为诸生,有名 ③继为酒人,为游侠 ④轻天下、齐万物 ⑤非尧舜、薄汤武 ⑥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哭庵在五岁时被藩王从贼人手中解救出来,由于藩王听不懂哭庵的南方口音,哭庵就用手指沾着唾液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得到了藩王的喜爱。
B.哭庵年轻时很有才华,也有名气,研究学问范围甚广,涉及经学、史学、理学等,但他或出世或入世,放浪形骸,行踪无定。
C.哭庵平时认为什么事都可以哭,但他从没哭过,可等到他母亲去世后,他就每天哭个不停。
D.这篇自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人奇文亦奇。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
(2)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莫能以一节称之。
(3)及母殁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