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君子:__________。
②已:__________。
③以:__________。
④曲:__________。
⑤就:__________。
⑥而:__________。
⑦跂:__________。
⑧疾:__________。
⑨假:__________。
⑩绝: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解释文中重要实词。
(1)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2)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长太息以掩涕兮(《离骚》)
(3)适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并序》
(4)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肉袒负荆(《廉颇蔺相如列传》
(5)知
小知不及大知
之二虫又何知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举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并序》)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当前题号:2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鲍子难客

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③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生,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④。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⑤囋⑥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殖:种植,使……繁衍生长。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小题1】解释。
①和:_________;②亦:________;③并:_________;④类:__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小题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焉:__________。
②焉:__________。
③无以:__________。
④镂:__________。
⑤上、下: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①疾
顺风而呼,声非加也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君有在腠理  名词,________________
天下之欲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动词,____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名词,________________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之   动词,________________
②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是以人多以书余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大臣犯法,无所宽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汉人未可大兵权 动词,________________
乃以吴叔为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①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     ③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④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小题1】补充文中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以为轮(__________)   (2)而闻者(__________)   (3)而江河(__________)
(4)而舍之(__________)   (5)心一也(__________)   (6)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
【小题3】选出下列加点的“而”字所表示的关系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C.冰,水为之,寒于水D.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
B.①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大风浪不能鸣,而况石乎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
②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D.①蟹六跪二螯
②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小题5】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小题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解释文中古今异义的实词。
(1)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哺乳动物。
(2)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大家,许多人。
(4)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形容词的活用
④故木受绳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如登之博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积成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数词的活用
⑦用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
(1)北有鱼,其名为鲲
(2)小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
(4)征一国者
(5)而御六气之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