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每组中分别找出两个词义相同的加点词。
(1)A.进兵北
B. 无慕艳意
C. 今操芟荑大难,已平矣
D. 攻城
E. 燕赵之君,始有远
(2)A.三臣于草庐之中
B. 莫我肯
C. 但欲求死,不复利害
D. 计不知所出耳
E. 不如蜀鄙之僧哉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岂能毋哉 ②则毋杨矣 ③行贤而去自之心  ④美者自,吾不知其美也 ⑤将在于贤而已 ⑥不义不 ⑦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⑧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也 ⑨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⑨/⑧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
C.①⑧/②⑤⑥/③④⑦⑨D.①⑧/②⑦⑨/③④/⑤⑥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世学者多似此类B.子胥出走,边候得之
C.不法常可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鳣似蛇,蚕似蠋 ②人不能自止于足 ③而亡其富之涯乎 ④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王之 ②孰与畜而制之 ③是以圣人犹之 ④自矜者不 ⑤雩而,何也 ⑥天而思之 ⑦为无为,无事 ⑧是以进也
A.①③⑤/④/②⑧/⑥/⑦B.①④/②⑧/③⑥/⑤⑦
C.①④/②⑧/③⑥/⑤/⑦D.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草木之生也柔脆
B.死而不亡者寿 三者错,无安国
C.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D.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万物之怪,书不说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食也   胜:尽。
B.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C.然而不者     王:称王。
D.非我也,也   兵:士兵。
【小题2】下列各项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申之孝悌之义
A.树之B.斧斤时人山林
C.于是乘其厉声D.樊哙侧其盾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排比句式,为梁惠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王道"政治蓝图。
B.施行“王道”的初始,就应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与伦理道德教化同步进行。
C.孟子描绘“王道"理想后,指出统治者的错误做法,对梁惠王进行旁敲侧击。
D.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王道",语言情感充沛,气势夺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被告知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慷慨:大方,不吝啬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B.茕茕子立,形影相 吊:安慰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人杰地灵,徐孺陈蕃之榻    下:放下
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  恨:痛恨
C.朝菌不知朔    晦:傍晚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之:到,动词
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去除
请息交以绝 游:交游,交往巨
D.行年四岁,舅母志 夺:强行改变
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听任,准许
谨拜表以 闻:使....闻,使....知道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焉: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巢,俯冯夷之幽宫。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攀栖鹘之巢 正襟坐而问客曰
B.有孤鹤,横江东来  而吾与子之所共
C.履巉岩,蒙茸 荆斩棘
D.今者暮    儿已禄相
【小题2】下面对“盖”和“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盖二客不能从焉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③曾日月之几何    ④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小题3】下面是关于《前赤赋》与《后赤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的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前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感
B.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