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2)图穷而匕首见( ) (3)乃遂私见樊於期(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 夙:早时 | B.门衰祚薄 薄:迫近 |
C.常在床蓐 蓐:通“褥”,垫子 | D.寻蒙国恩 寻:不久 |
①至于成立 ③臣以供养无主
②急于星火 ④臣具以表闻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前太守臣遠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A.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优秀人才。 |
B.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考中成为优秀人才。 |
C.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让我去考秀才。 |
D.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秀才。 |
A.李密幼年遭受父亲去世和母亲改嫁的变故,且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 |
B.李密自幼孤苦不幸,由祖母抚养成人,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 |
C.李密说自己身受“圣朝”的清明教化和皇上的器重,表明自己有奉诏就职之心。 |
D.选文先讲祖孙之情后述君臣之义,最后介绍作者的两难境地和为国尽忠的选择。 |
A.委身为贾人妇 委身:托身,这里是嫁 凡六百一十六言 ![]() |
B.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悲伤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鸟声婉转 |
C.东船西舫悄无![]() ![]() |
D.四弦一声如裂帛 一:同时 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D.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
A.守拙归园田 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
B.契阔谈讌 契阔:久别重逢 |
C.可怜体无比 可怜:值得同情 |
D.淇水汤汤 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
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 属:致意,引中为劝酒 | B.渺渺兮予怀 怀:心中的情思 |
C.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 D.而未尝往也 往:去,前往 |
A.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文中的“壬戌之秋”的“壬戌”使用了干支纪年法。 |
B.“七月既望”中的“望”,月满为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同样的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朔”。 |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
D.“九州”指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秦国居雍州,其他八州分别是青州,充州、冀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九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
A.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造苦、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
B.“于是饮酒乐”,情不自禁地“扣弦而歌”模拟的是屈原《湘夫人》《思美人》中诗句的骚体形式,抒发了诗人对天各一方的“美人”的情思。 |
C.作者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意象,阐明了事物皆具有“变”与“不变”的二重性,作者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水月是不值得人类羡慕的,要及时行乐。 |
D.本文所写的景物,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上,而且结合了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升华为具有独创性的中美意象,使本文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虽好修姱以![]() |
B.偭规矩而改错 错:缺点、错误 |
C.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
D.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
A.既替余以蕙![]() |
B.哀民生之多艰/悔相道之不察兮 |
C.屈心而抑志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
D.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延伫乎吾将反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⑤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③④⑤ |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小题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 | B.张良出,要项伯 |
C.沛公奉卮酒为寿 |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A.为之奈何 君为我呼入 |
B.君安与项伯有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C.吾得兄事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
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
B.①今天又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
C.①今天又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
D.①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
【小题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中的“当”与下面成语中的“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 | B.老当益壮 | C.安步当车 | D.旗鼓相当 |
选文中,刘邦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得能屈能伸,善于拉拢人,能相机而动。在危急关头,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张良问计;在问清了①____和 ②____两个关键性问题后,他先奉卮酒为寿,并与项伯③____,然后,他又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④____。这些举措,为次日在鸿门宴上化解危机打下了基础。
A.驼业种树 业:职业 既然已 已:“已”通“矣”,了 |
B.字而幼孩 字:养育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用指甲划破 |
C.故病且怠 病:生病 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或者 |
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