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被告知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慷慨:大方,不吝啬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B.茕茕子立,形影相 吊:安慰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人杰地灵,徐孺陈蕃之榻    下:放下
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  恨:痛恨
C.朝菌不知朔    晦:傍晚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之:到,动词
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去除
请息交以绝 游:交游,交往巨
D.行年四岁,舅母志 夺:强行改变
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听任,准许
谨拜表以 闻:使....闻,使....知道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焉: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6 03:4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   已:停止
B.金就则利   砺:磨砺
C.舆马者 假:借助
D.非能也 水:游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顺流东也
B.为轮  余与四人拥火
C.风雨兴 三人行,必有我师
D.蚓无爪牙利     不坠青云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学习要积累、专心的一组是    ( )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C.“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