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北向,不能得日(方向朝北)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日光)
B.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静静地) 先是,庭中通为一(中间相通)
C.已为墙,凡变(两次)  吾家读书久不效(不能效仿先人)
D.先妣之甚厚(对待)    或凭几学(写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郞,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吾周氏见之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宪使  陟:提拔,升迁B.周环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士登第时   方: 将,将要D.君子有谷,孙子   贻:给予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诸子读书间 ②乃复以科名望子孙
B.①乃从故居迁县东门    ②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C.①因园中构屋五楹 ②吾周氏见之矣
D.①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公言事忤天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的“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有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后人哀之而不
C.辟四窗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泥渗漉,雨下注  泽:雨水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洞然:明亮洞彻的样子
C.先是,庭中南北为一  通:贯通
D.某所,而母立于兹 兹:那里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室仅丈可容一人居   其系燕父子以组
B.视无可置者  计不知所出者耳
C.又北向,不能日  小则获邑,大则
D.冥然坐,万籁有声 蜀山,阿房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前辟四窗,(砌上墙)墙周庭,以当南日
②日(同“景”,阳光)反照,室始洞然③吾从板外(互相)为应答
④余自束发(把头发扎在一起)读书轩中⑤一日,大母(责备)余⑥吾妻来归(即归来)⑦其(形式、式样)稍异于前
A.①②⑦B.②③④C.④⑥⑦D.①②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D.大类女郎也(很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视无可置者 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僧哉?
B.垣墙周庭,当南日 娘指叩门扉曰
C.又杂植兰桂竹木庭 家有老妪,尝居
D.客逾庖宴 汝姊在吾怀,呱呱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洞然 庭中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当南日 执此
D.每移案,视无可置者    计不知所出耳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悴,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述,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制举义,谌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选自《明史》卷二八七,有删改)

[注]①昆山,今属江苏。②古教化,指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治,治理。③刺刺,形容尖细的声音。④击断,即争执。⑤迁悴,指晋升副职。⑥制举义,特种经学研究。谌,造诣。
【小题1】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 听讼:审理案件
B.断讫遣去,不具狱 具狱:关进监狱
C.有光力相抵排 抵排:分庭抗礼
D.目为妄庸巨子 妄庸:狂妄平庸
【小题2】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吏多恶  /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进士为令无迁悴  / 死长已矣
C.之赞曰  / 之奈何
D.久自伤  /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写四组,都能反映归有光“行己意”的一组是(  )
①用古教化为治。②断讫遣去,不具狱。③辄寝阁不行。
④留掌内阁制敕房。⑤目为妄庸巨子。⑥其推重如此。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②③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后又考了八年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很重的贬谪。
C.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世贞还是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
D.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