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围之不继(后继的军队);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谦辞,用于自称) |
B.以逞寡君之志(满足);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故略上报(写回信) |
C.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满足);思厥先祖父(他们的);以愚黔首(老百姓);蜀山兀(山秃) |
D.彼实构(挑拨离间)吾二君;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量);蒙故业,因遗策(因为);直走咸阳(趋向) |
下列加点词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
B.①②④⑥/③⑤ |
C.①③⑤/②④⑥ |
D.①②⑥/③④⑤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
B.“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四个词均为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若按顺序排,应为“黄昏”“夜半”“人定”“鸡鸣”。 |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结发”指束发,古代男子15岁始束发,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
D.“楚辞体”亦称骚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始适还家门 ②处分适兄意 |
B.①及时相遣归 ②嬉戏莫相忘 |
C.①府吏见丁宁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D.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 |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其人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故所取之号多别具匠心。 |
下列各句中文言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与士耽 耽,沉溺 | B.回朕车以复路兮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C.始适还家门 适,刚才 | D.信可乐也 信,副词,实在,确实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
B.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C.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立基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
下列各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 夫晋,何厌之有 |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C.余威震于殊俗 若属皆且为所虏 |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