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B.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立基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12 02:44: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代称少年,“不惑”指人四十岁,按照孔子的说法,他在“耳顺”之年才可以行为合乎“礼”的规矩。
B.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和十二年是其本命年,可知王羲之的生肖应该属龙。
C.魏征在“可畏惟人”中,把“人”替换成“民”,只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非常讨厌大臣们使用他名字里的字。
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是书信常规结束语,“区区”和“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的都是谦词,一般用作自称。
同类题2
下面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一般由宦官担任。
B.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C.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后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代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D.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同类题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林,皇家禁卫军。汉代称“羽林骑”,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B.量移,多指因罪贬谪边远地方任职的官吏,遇赦时酌情调迁近处任职。
C.禄俸,古代官吏履行职责的报酬。一般“俸”指钱币,“禄”指谷物。
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学或国子监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主,如《左传》。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12策。
D.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资治通鉴》。
同类题5
填空题。
(1)捣衣砧:___________________
(2)潇湘: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斑竹: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