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始还家门 ②处分兄意
B.①及时遣归     ②嬉戏莫
C.①府吏丁宁 ②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D.①余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九死其犹未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11 09:4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渭字得臣,昭州恭城人。幼孤,养于诸父。力学,为诗。刘银据五岭,昭州皆地也,政繁赋重,民不生。渭率乡人六百逾岭,将避地零陵。未至,贼起,为盗所袭,渭脱身北上。建隆初,至京师,上书言时务,召试,赐同进士出身,解褐白马主簿。县大吏犯法,渭即斩之。上奇其才,擢右赞善大夫。乾德中,通判兴州。州领置口砦多戍兵,监军傲狠,纵其下为暴,居人苦之。渭驰往谕祸福,斩其军校,众皆慑服。又迁知棣州。殿直傅延翰为监军,谋作乱契丹,为部下所告,渭擒之以闻;命械至阙下,鞫得实,斩于西市。渭在郡以肃称,及还,吏民遮道泣留,俄诏赐钱百万。初,渭入中原,妻子留恭城。开宝三年,平广南,诏昭州访求,赐钱米存恤之。及是,渭始还故里,乡人以荣。渭奏去刘银时税算之繁者,重定田赋,兴学校。属有事交阯,主将逗挠无功。有二败卒擐甲先至邕州市,夺民钱,渭捕斩之。后至者悉令解甲以入,讫无敢犯。移书交阯,谕朝廷威信,将刻日再。黎桓惧,即遣使入贡。在岭南凡六年。迁侍御史,出知亳州,赐金紫,俄换宋州。坐从子违诏市马,黜为彰信军节度副使。咸平二年,真宗闻其清节,召还,将复用,诏下而卒,年七十七。上闵其贫不克葬,赙钱十万。渭妻莫荃,贤妇人也。渭北走时,不暇与荃诀,二子孩幼,荃尚少,父母欲嫁之。荃泣誓曰:“渭非久困者,今违难远适,必能自奋。”于是亲蚕绩碓春,以给朝夕,二子皆毕婚娶。凡二十六年,复见渭,时人异之。朱昂著《莫节妇传》纪其事。

(节选自《宋史·周渭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诗 工:专攻
B.民不生   聊:依赖
C.谋作乱契丹 走:逃跑
D.将刻日再  举:攻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昭州皆地也  吾还也
B.渭驰往谕祸福   私见张良,具告
C.渭入中原    谓后洞
D.乡人以荣 俯仰之间,已陈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渭才能出众,做官受民爱戴。早年在白马时,皇帝赏识他的才能,提拔他为右赞善大夫;担任地方官,深得民心,离职时,百姓流着泪拦道挽留。
B.周渭执法严明,锄奸行事果决。不论是县城大吏,还是军队长官,但凡犯了法,他都决不姑息;有败兵闯入邕州抢夺百姓的钱财,他逮捕后便杀了。
C.周渭政风简肃,造福家乡百姓。他在州郡为官时,以政务简省、作风严肃著称;回故乡后,不仅上奏请求免去刘银时期繁重的税赋,还兴办了学校。
D.周渭清正廉洁,皇帝信任嘉奖。咸平二年,宋真宗听说他清廉有节操,想要重新召用他;他去世时,皇帝怜悯他清贫,给他家人发放了十万钱奖励。
【小题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械至阙下,鞫得实,斩于西市。
(2)渭非久困者,今违难远适,必能自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B.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出:超出
C.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疑惑
【小题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
C.古时称文辞休止和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中国古代最初是巫医不分的。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在后来的发展之中,医才逐步完善形成一种体系。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B.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选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D.选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