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小题1】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峰”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小题2】“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两句,将“人间”与“高处”对比。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C.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读史》
D.春华何暐晔,园中发桃李。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白居易《读史五首》
【小题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请加以赏析。
【小题4】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B.水调歌头C.雨霖铃D.八声甘州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粼粼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粼粼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金山①观月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②,飞霞佩,切云③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注释)①金山:镇江紫金山。②表独立:卓然而立。③切云:一种高冠名。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写了月光下的奇幻景象:江山雄丽,鱼龙悲啸,星辰倒映,雾气弥漫。
B.词的下片以戴高冠、佩美饰的超凡脱俗的飘逸形象,表达出词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结尾句写词人向往乘坐以凤羽为盖、鸾鸟驾驭的飞车,流露出他羽化成仙的渴望。
D.全词写景手法富于变化,或实或虚,亦真亦幻,刻画形象多用想象,颇具浪漫色彩。
【小题2】作者描写了金山月的什么特点?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作答。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
张孝祥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忧堪喜。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难为对
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它时江海肯相寻,绿蓑青蒻。看清贵。
【注】①乾道五年(1169)春,张孝祥在荆州思怀长沙敌人,作此词。②山阴乘兴:这里指访友。③《维摩经》记载:维摩诘居士住毗耶城,释迦牟尼于该地说法时,维摩诘称病不去。释迦派文殊前往问疾。文殊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对。文殊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④青蒻:青色的箬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万里扁舟”一句属于实写,通过写空间距离的遥远,说明了词人与友人天各一方,相见不易。
B.词中的“五年”和“三至”形成对比,“喜”“忧”看似矛盾,却真实地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相逢后内心的感受。
C.“不药身轻”照应上片“问疾”,是说词人此时虽然重病在身,但由于故人相会,身心顿觉轻松,精气神十足。
D.该词结尾“绿蓑”一句与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E. 下片开首三句写词人与友人短暂相会之后就匆匆离别,原因是世间还有许多重要事情等着他去做。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浯溪
张孝祥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新凉如水。长啸一声,山呜谷应,息禽惊起。问元颜去后,水流花谢,当年事、凭谁记。
须信两翁不死。驾飞车、时游兹地。漫郎宅里,中兴碑下,应留屐齿。酌我清尊,洗公孤愤,来同一醉。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注】①元颜:元结、颜真卿。元结文,颜真卿字和摩崖石碑被誉为“浯溪三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说”通“悦”,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体现作者平生对“浯溪”的喜爱之情。
B.词的第二句写出了寂静清冷的景象,第三句以动衬静,营造出凄冷孤寂的氛围。
C.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陈迹的实写和“驾飞车”等情形的虚写,具体表现出作者“说”之所在。
D.“元颜”之“问”,既有对古人的崇敬与凭吊,又有自己消遣自然,不甘孤寂的寄托。
E. 全词抚今追古,内容丰富,感情充沛,具有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小题2】词中抒情“主人公”感情细腻而丰富,请结合下阙作具体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今四川简阳市人。这首词大概是在他回芜湖赋闲时所作。姚主管是他的友人。横州,今广西东南横州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仙槎”就是船,“泛”写出了友人赴任路上的悠然之情,“地角天涯路”则点出路途遥远,天南地北,二人相隔之远。
B.“草草杯盘深夜语”写在朋友要离开之时,与朋友深夜饮酒话别,因时间紧急,只能草草准备点酒菜。
C.“冥冥四月黄梅雨”一句寓情于景,将眼前景与心中情结合在一起,意味深长,和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意味相似。
D.“明珠”指光泽晶莹的珍珠,“翠羽”指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明珠翠羽”泛指珍贵的珠宝和饰物,也代指女子。
E.“朝天衣袂翩翩举”一句运用了想象手法,“朝天”即朝拜天子,“衣袂翩翩举”指衣袂飘飘的样子,想象友人回朝向皇帝复命时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状态。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今四川简阳市人。这首词大概是在他回芜湖闲赋时所作。姚主管是他的友人。横州,今广西东南横州县。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仙槎”就是船,“泛”写出了友人赴任路上的悠然之情,“地角天涯路”则点出路途遥远,天南地 北,二人相隔之远。
B.“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两句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天涯海角,运用的是虚写手法。
C.“草草杯盘深夜语”写在朋友要离开之时,与朋友深夜饮酒话别,因时间紧急,只能草草准备点酒菜。
D.“莫拾明珠并翠羽”是对朋友的殷切嘱托,是希望他上任之后切勿佩戴明珠翠羽,不要注重打扮。
E.“朝天衣袂翩翩举”一句运用了想象手法,“朝天”朝拜天子,“衣袂翩翩举”,衣袂飘飘的样子,想象友人回朝向皇帝复命时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状态。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动。表达了超脱尘网、得其所战的无限快意。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似乎满含深情,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创造出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E. “此心到处悠然”是说自己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表达了词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恬淡的生活,游山玩水,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小题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南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问讯”写作者探听湖上的景色,是为了烘托后文“重来”的惊喜。
B.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
C.“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D.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小题2】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②缬:有花纹的纺织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行尽潇湘到洞庭”,词人的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语言简练之至。“到洞庭”三字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B.“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不写湖之大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D.“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这两句写词人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小题2】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要求至少答出两种)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