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金山①观月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②,飞霞佩,切云③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注释)①金山:镇江紫金山。②表独立:卓然而立。③切云:一种高冠名。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写了月光下的奇幻景象:江山雄丽,鱼龙悲啸,星辰倒映,雾气弥漫。
B.词的下片以戴高冠、佩美饰的超凡脱俗的飘逸形象,表达出词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结尾句写词人向往乘坐以凤羽为盖、鸾鸟驾驭的飞车,流露出他羽化成仙的渴望。
D.全词写景手法富于变化,或实或虚,亦真亦幻,刻画形象多用想象,颇具浪漫色彩。
【小题2】作者描写了金山月的什么特点?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作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17 07:0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  ②缬:读xié,有花纹的纺织品。
【小题1】请选出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   )(   )
A.“行尽潇湘到洞庭”,作者的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语言简练之至。“到洞庭”三字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B.“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不写湖之大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C.“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白鱼是跃出水面之鱼,双尾而明足见作者观察入微。
D.“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E. “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写出了深夜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凉”字既夜之凉也略含心境之凉。
【小题2】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要求答出三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小题1】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峰”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小题2】“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两句,将“人间”与“高处”对比。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C.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读史》
D.春华何暐晔,园中发桃李。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白居易《读史五首》
【小题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请加以赏析。
【小题4】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B.水调歌头C.雨霖铃D.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