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之后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逝者如斯 _____________ (2)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
(3)而吾与子之共适_________(4)而卒莫消长___________
(5)肴核既尽,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 (6)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逝者如斯 _____________ (2)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
(3)而吾与子之共适_________(4)而卒莫消长___________
(5)肴核既尽,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 (6)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以下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作者的朋友在这里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句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
C.哀吾生之须臾哀:感伤。 |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寄身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一颗粟粒。 |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
C.慨叹人生无常,物是人非。 |
D.借曹操自比,感慨自己时乖命蹇,壮志难酬。 |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现代诗人。《相信未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文革结束后一代青年直面现实、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它在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
B.郁达夫热爱江南,在《江南的冬景》中,江南的杂木树林、白雨乌篷都是美的。文中清新舒缓的语言,和作者钟爱的清朗悠闲的江南冬景相得益彰。 |
C.《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一段中,作者用“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样短促紧凑的句子表现自己在永州丰富而充满乐趣的闲暇时光。 |
D.《赤壁赋》中写到的“壬戌之秋”,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五。 |
下列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赤壁赋》作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标志着宋代散文赋的最高成就。 |
B.《指南录后序》简要地记写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表现了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行文缠绵悱恻,极富感染力。 |
C.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
D.高尔斯华绥是一位以创作长篇系列小说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但这并不妨碍他以如椽之笔用完全不同的格调去描写那些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并同样能够达到令人难忘的境界。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子愀然
渔樵于江渚之上 何为其然也
【小题3】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得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得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 坐:端坐 |
B.顺流而东也 东:东方 |
C.知不可乎骤得 骤得:轻易得到 |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子愀然
渔樵于江渚之上 何为其然也
A.两个“于”相同,两个“然”不同。 | B.两个“于”相同,两个“然”相同。 |
C.两个“于”不同,两个“然”相同。 | D.两个“于”不同,两个“然”不同。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不拘于时 | D.此非孟得之困于周郎者乎?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小题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小题3】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小题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⑤舞幽壑之潜蛟 ⑥扣舷而歌之
【小题5】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7】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______,一字和仲,号_____,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父______、其弟______,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小题8】翻译: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当)) 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
B.酾酒临江(滤酒,这里指斟酒 ) 举匏尊以相属(劝酒) |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骤然,突然) |
D.山川相缪(同“缭”,连结,盘绕 ) 下江陵(向下) |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⑥/②⑤/③/④/⑦ | B.①/②③/⑤⑥/④⑦ |
C.①⑥/②③/⑤/④⑦ | D.①⑥/②⑤/③④/⑦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⑤舞幽壑之潜蛟 ⑥扣舷而歌之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⑤和⑥相同 |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 |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⑤和⑥不同 |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⑤和⑥相同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望美人兮天一方 |
B.杯盘狼籍 如怨如慕 |
C.凌万顷之茫然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D.驾一叶之扁舟 白露横江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感慨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______,一字和仲,号_____,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父______、其弟______,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小题8】翻译: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小题3】下列句子与其他各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4】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句读之不知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当)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
B.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举匏尊以相属(葫芦) |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 |
D.酾酒临江(酿酒) 固一世之雄也(固然) |
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舞幽壑之潜蛟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侣鱼虾而友麋鹿 |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A.而今安在哉 | B.何为其然也 |
C.何陋之有 |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句读之不知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
四、文言文阅读
赤壁赋
苏轼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知不可乎骤得
⑤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⑥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3】选文客人追忆曹操的事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赤壁赋
苏轼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知不可乎骤得
⑤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⑥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3】选文客人追忆曹操的事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