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本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试之时,也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城之日。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紧扣“忆昔”二字,首联以“昔年”领起,前六句回忆长安昔日繁华,尾联转向“今日”,抚今追昔,感慨遥深。
B.首联采用“五陵”之典故和“子夜”双关手法,展现了达官权贵声色犬马、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这也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表征。
C.颔联“长似昼”“不知秋”二语讽刺统治阶层沉迷酒色以致昼夜不分、春秋不辨,直抒胸臆,辞旨显达。
D.颈联中的西园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所在的邺都名园,曹丕、曹植兄弟有清夜游西园之举,故名“西园公子”。而“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的名号,这里显然是张冠李戴。
E. 莫愁是古代洛阳女子,李商隐《马嵬》中就有“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这里取“不知愁”之意,暗含浮华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痛。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稻田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①前陂(bēi):前面的池塘。‚bà)稏(yà):水稻的别称。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2)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小题1】首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小题2】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出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阆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长安清明①
韦庄
蚤②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③闲分白打钱④。
紫陌乱嘶红叱拨⑤,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注】①唐德宋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叉进通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巴满目疮痍。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乾宁元年(894)年吗、,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此诗即作于此时。②蚤:“蚤”通“早”。 ③上相: 泛相大臣。④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 ⑤红叱拨: 唐庆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別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后泛指骏马。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写清明时的人事和员物,语言清新,笔调细腻,抒情委婉,富有深意。
B.首联描写了细雨飘飞的存天,芳草繁茂,一派迷人的春景,表现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和留恋。
C.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媳灭了。到了清明,皇帝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
D.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太平盛世朝臣们悠闲快乐的娱乐状态。
E. 颈联从视觉和听觉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色彩鲜艳夺目,描写细腻生动。
【小题2】清代文学家姚鼐用“伤乱而作此,故佳。若正序承平而为是语,则无味矣”评价这首诗,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东吴生相遇①
[ 唐 ]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①这是诗人及第后出关所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B.此时韦庄已经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古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因此,遇故人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C.颔联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D.颈联中“贫”与“贵”,“陋巷”与“豪家”,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相距何其悬远。而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贫寒生活,表达了作者及第后的意气风发。
E. 尾联是说已登第且遇故友,暂拼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
【小题2】“笑”让诗人少去了些许苦楚,请分析“笑”包含了几层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韦庄《菩萨蛮(其二)》一反游子思乡的常情,却偏偏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词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听赵秀才弹琴
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淡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小题1】下面对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A.“满匣冰泉咽又鸣”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B.第二句写玉音清脆,让人渐觉气定神闲,写出了琴声清雅的特点。
C.诗中运用了典故,《幽兰操》是孔子所作,卓氏指卓文君。诗中风趣的写出不必弹幽兰曲也能引起卓文君的琴心,从侧面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
D.本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只是李贺的诗用了湘夫人、女娲、吴刚等神话典故,使得全诗想象更瑰丽,立意更新奇。
E. 本诗侧重于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而《李凭箜篌引》不但描摹音乐,还增加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是怎样描写琴声的?请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三堂东湖作
韦庄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①三堂,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②蝃蝀(dì dōng),彩虹的别称。③鵁鶄(jiāo jīng),即鹭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从满塘秋水入题,描绘东湖碧绿清澈的湖水,从侧面写出东湖之美。
B.第二句写开放在湖面的十亩菱花,平展在如明镜般透明的水中,别具特色。
C.颔联写横跨水上如彩虹的新桥和湖岸边芳草上静静睡着的鹭鸶,相互照应。
D.颈联写了月亮在明净的湖底投下影子,湖边山峰的倒影如朵朵盛开的莲花。
E. 作者移步换景,将湖水、月光、芳草等景物次第展开,构成了迷人的画卷。
【小题2】赏析本诗尾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汧阳县阁
【唐】韦庄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
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
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注】①汧(qiān)阳:今陕西千阳县,县内有发源于汧山南麓的汧水流经全境。唐时为吐蕃与内地交界之处。本诗写诗人登阁见闻。②(bēng):彩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手法,以彩带喻水、翠眉喻山,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展现了汧阳优美的自然风光。
B.颔联点面结合,诗人选取僧寻野渡、雁带斜阳两个典型景物,一人一物,一空间一时间,突出环境的清幽。
C.颈联顺势而下,描绘边地局势,用“边静”“地贫”写出汧阳人民的寂寥与清苦,暗示了民族尖锐的矛盾。
D.尾联以动衬静,写羌笛的响声意在与前面六句营造的静谧形成反差,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令人回味。
E. 全诗通过层层铺叙的方法,写汧阳的风土人情,并且视听结合,使读者在时空上加强了对汧阳的整体印象。
【小题2】试比较本诗中“僧寻野渡归吴岳”与韦应物《滁州西润》中“野渡无人舟自横”所表现的意趣的异同。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三堂东湖作
韦庄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①三堂,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②蝃蝀(dìDōng),彩虹的别称。③鵁鶄(jiāo jīng),即鹭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从满塘秋水入题,描绘东湖碧绿清澈的湖水,从侧面写出东湖之美。
B.第二句写开放在湖面的十亩菱花,平展在如明镜般透明的水中,别具特色。
C.颔联写横跨水上如彩虹的新桥和湖岸边芳草上静静睡着的鹭鸶,相互照应。
D.颈联写了月亮在明净的湖底投下影子,湖边山峰的倒影如朵朵盛开的莲花。
E. 作者移步换景,将湖水、月光、芳草等景物次第展开,构成了迷人的画卷。
【小题2】赏析本诗尾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