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可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 |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醉生梦死的美好时光。 |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 |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
B.雕栏玉砌应犹在 犹:如同 |
C.只是朱颜改 只是:口气较轻的转折语 |
D.问君能有几多愁 愁:忧虑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临江仙①
李煜
樱桃②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①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②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蝶翻轻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 |
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国破家亡的结局。 |
C.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 |
D.上片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写内设,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
阅读《虞美人》,完成题目。
【小题2】结合全词分折其表现手法。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是指作者在南唐当皇帝的时候发生的事。 |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 |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雕栏玉砌”指代南唐故国宫苑;“朱颜改”意思是宫苑中的妃嫔已年老色衰,不能再来帮助主人排遣心中的苦楚。 |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君”指的是作者自己;“一江春水”写尽了“愁”之深重,于凄恻无奈之中蕴含着幽愤之情。 |
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小题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 |
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未尽,历尽折磨。 |
C.词分上下片,“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词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
D.词人写出了沦为阶下因的苦痛哀思,将伶宫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小题1】简要概括下阕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小题2】上阕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这首词是李煜囚于汴京期间所作。【小题1】简要概括下阕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小题2】上阕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题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小题3】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975),南唐被北宋攻克,李煜被软禁于北宋都城汴京为囚。这首词作于这一时期,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小题1】“春花秋月”是美景,词人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小题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小题3】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
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一大亮点,请从此角度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小题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为悲苦的。 |
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 |
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 |
D.作者情感激愤,无法抑制,整首词直抒胸臆,紧紧围绕个“愁”字,抒发了亡国之君的悲凄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