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各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
【小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到了“雨”和“柳”的意象,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凄美的离别氛围。
B.《渭城曲》中诗人对“朝雨”和“柳色”稍事描写后便引出下文的劝酒送别,结构相对简单;《台城》诗将一座古城隐藏于江雨、江草、春鸟、春柳之中,一“梦”字道破多少存亡兴衰的历史,情与景密切交融。
C.王维诗带有盛唐气象,全在最后两句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韦庄诗则是晚唐光景,“六朝如梦”几个字体现了他浓厚的、悲凉的虚无人生况味和历史观。
D.两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用了叠字,用“青青”和“霏霏”分别来形容柳色和江雨,不但使得所描绘的景象更生动,也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致的音韵美。
【小题2】你认为《台城》最后两句诗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好,请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教无类”体现了一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博大胸襟。他的学生贵贱贫富同列门墙。孔子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出生于平民阶层。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子夏“家贫,衣若悬鹑”,子路的出身是“鄙人”。
B.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它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C.《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编纂的《文选》一书,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誉为“五言之冠冕”。
D.韦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他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二人并称“温韦”。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题目。
菩萨蛮
[ 唐 ]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起首两句就点明主题:赞美江南,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忧郁的伤感。
B.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无奈老于江南,实非心甘情愿,只是由于战乱、飘泊,有家难归而已。
C.“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中间四句是“江南好”的具体描绘。前两句活画出江南水乡的人物之美,后两句风貌的风物之美和生活之美。
D.词人(家乡在陕西)以避战乱漂泊江南,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关河道中
韦  庄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往来千里路常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似弓。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注)①沧浪:古水名,湖北省武当县西北汉水中有沧浪洲,屈原曾经长期生活在这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声阵阵,柳条轻摆,清风徐拂,夕阳西沉,首联选取驿站高楼前的多种意象,营造了哀伤、凄婉的氛围。
B.几千里的路依然默默在那里,当年故人却都不在身边,颔联运用对比手法写出诗人与故友分别的痛惜之感。
C.“时光流似箭”“天道曲似弓”,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岂知”语意一转,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之情
D.“拟”即“揣度,想”,“沧浪学钓翁”用典,含蓄地表达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境。
【小题2】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请简要概述。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边将

韦 庄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追叙将军往昔向金微山进军征讨远方敌人的场景,下句表现其跨弓出关、身轻如鸟的轻捷。
B.颔联将戍边之远、时间之长与时运不济、未能建功立业作对比,表达了边将壮志未酬、雄心不己的情感。
C.“手招都护新降虏”意为“扬手招呼都护府新近降服的敌人”,该句写出边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风采。
D.“文皇”本指庸太宗,这里指当朝皇帝。穿着“文皇”过去赐给他的衣服,表明将军时时不忘皇上之恩。
【小题2】请分别从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比较分析本诗尾联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两句的异同。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注]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固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紅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其时周宝为镇江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中堂,大厅。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连用三个“满”字,描绘了宴会上轻歌曼舞、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
B.颔联承接首联,意思是说这次宴会虽比不上海上神仙宴会,但尽显人间富贵。
C.颈联“夜”“晴”二字将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D.诗人别出心裁,全诗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盛宴,主旨却蕴含于一个“愁”字中。
【小题2】请结合全诗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兵乱,诗人参加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三个“满"字,再现夜宴场面的盛大华丽。
B.“海上神仙窟”竟然只似“人间富贵家”,诗人以夸张之笔写出夜宴的豪奢。
C.诗中写愁的方式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相同,都是在以乐衬哀,表现力强。
D.这首诗写诗人陪同府相于中堂夜宴的所见所闻,寄寓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情怀
【小题2】请围绕“愁”,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浣溪沙

韦 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浣溪沙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①写作此诗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
【小题1】薛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简析其写景艺术特色。
【小题2】两首词都表达了怀人之情,试就其异同加以比较。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秋夜作
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
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
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注)蟏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
【小题1】尾联通过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抒发________ 的情感。
【小题2】请说说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正在长安应试的韦庄目击这座古都的衰颓,抚今伤昔,写下这首七律。②无忌: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忆昔”二字,首联以“昔年”领起,前六句回忆长安昔日繁华,尾联转向“今日”,抚今追昔,感慨遥深。
B.首联采用“五陵”之典故和“子夜”双关手法,展现了达官权贵声色犬马、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这也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表征。
C.颔联“长似昼”“不知秋”二语讽刺统治阶层沉迷酒色以致昼夜不分、春秋不辨,直抒胸臆,辞旨显达。
D.莫愁是古代洛阳女子,李商隐《马嵬》中就有“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这里取“不知愁”之意,暗含浮华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痛。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