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列举出一部鲁迅的代表作品。
(1)小说集:___________
(2)散文集:___________
(3)杂文集:___________
(1)小说集:___________
(2)散文集:___________
(3)杂文集:___________
1.(1)《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_______,字______,别号_______,清代杰出的小说家。“聊斋”是指________,“志”即 _____,“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刘义庆《________》志人志怪小说开创的笔记小说的高峰,成名后出现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纪昀的《________》和袁枚的《________》最出名。
(3)作者在文中把失虫和失子安排在一起,这是一种________手法,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________。
(4)课文中有两个幻想的情节,即________及________,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刘义庆《________》志人志怪小说开创的笔记小说的高峰,成名后出现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纪昀的《________》和袁枚的《________》最出名。
(3)作者在文中把失虫和失子安排在一起,这是一种________手法,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________。
(4)课文中有两个幻想的情节,即________及________,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促织》选自《____________》,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__集。《促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
下列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既可以指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如《春秋左氏传》;也可以指传记。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
B.“待字闺中”是指女子可以出嫁又尚未出嫁。在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举行笄礼,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即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字”指取别名,借指许配,古时女子成年许嫁才取别名。 |
C.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祖籍是河东郡,所以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D.“饔飧飧食”,古代指一日之餐。朝食称飧,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饔或食。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
B.《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中“锦瑟”意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之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甘肃固原。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诗人应博学鸿词科不第,从长安回到泾原。②“前溪”句:前溪村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歌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牡丹花之飘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写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迟而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天怒放,却过早地凋落而更使人愁。 |
B.颔联和颈联,诗人写环境与牡丹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曲江旧圃之环境;花落于地,一年的美好生机,已付与污泥流尘。 |
C.尾联,“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展出了一番新境,“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言外之意是诗人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 |
D.本诗借牡丹感慨身世,把诗人的感受和情绪融进物中,物我一体。把感伤的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中,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形象,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诗意速通: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小题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