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秋山中作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向往隐逸,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即尚长,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女嫁娶毕,即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③蛩:蟋蟀。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才不敢累明时”实写诗人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代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颈联“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临秋急”对“薄暮悲”,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角度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中所写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春山”三句表现出主人公在楼上凝望之久与怅惘之深。
C.“一晌凭栏”,写宴会散后,词人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还不愿下楼回房。
D.“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小题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为什么这样写?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对所给诗句中“空”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厚的情感,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草绿鸟鸣,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写尽了古之繁荣与今之萧条,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汪曾祺短篇____和____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汪曾祺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____》、《____》、《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____》、《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____》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1952)、《店员》(1957)、《新生活》(1961)、《修配工》(1966)、《房客》(1971)、《杜宾的传记》(1979)、短篇小说集《魔桶》(1958)、《白痴第一》(1963)、《费德尔曼的写照》(1969)和《伦布兰特的帽子》(1973)。他的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____,描写一个原先蔑视犹太人的流民弗兰克,目睹犹太人身受的痛苦和舍己为人的慈悲心肠,灵魂从而得到“净化”,以至于自己也成了“犹太人”的故事,体现了作者所谓“____”的理想。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从俄国移居____的____籍作家。他毕业于纽约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就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____(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____”的主要代表作。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在艺术上,海明威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 手法的出色运用,在    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冯骥才,____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____、____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