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将三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收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三株幼苗进行处理,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下表).请仔细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
小麦幼苗 | 处理方式 | 处理后吸水量变化 | 吸收K量变化 |
a | ﹣ | 不变 | 不变 |
b | 注射呼吸抑制剂 | 不变 | 减少 |
c | 培养液中增加K肥 | 减少 | 几乎不变 |
(1)b幼苗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K+需要{#blank#}1{#/blank#} ,吸收的方式是{#blank#}2{#/blank#} .此时,b幼苗根细胞吸收Mg2+量{#blank#}3{#/blank#}(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2)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blank#}4{#/blank#} 的数量有限,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blank#}5{#/blank#} .此时,c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blank#}6{#/blank#} (填“发生“或“没发生“)质壁分离.
我们可以用水解度来表示盐水解程度的大小,它是用已水解的物质的量占原来总的电解质物质的量的分数来表示的.若测得2L 0.1mol/L的强碱弱酸盐NaA溶液的常温下的pH为10,则A﹣的水解度为( )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及现象 | 结论 |
A |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 反应中有NH3产生 |
B |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 反应中有H2产生 |
C |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0 |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
D |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
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blank#}1{#/blank#}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
(2)Na+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blank#}4{#/blank#} .
(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blank#}5{#/blank#} .
(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blank#}6{#/blank#} .
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blank#}1{#/blank#}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
(2)Na+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blank#}4{#/blank#} .
(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blank#}5{#/blank#} .
(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blank#}6{#/blank#} .
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blank#}1{#/blank#}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
(2)Na+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blank#}4{#/blank#} .
(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blank#}5{#/blank#} .
(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blank#}6{#/blank#} .
2.单选题- (共1题)




A.若![]() ![]() |
B.若![]() ![]() |
C.若![]() ![]() ![]() |
D.若![]() ![]() ![]() |
3.填空题- (共13题)

年 份 | 第1年年底 | 第2年年底 | 第3年年底 | 第4年年底 |
绿化覆盖率 | 22.2% | 23.8% | 25.4% | 27.0% |
4.解答题- (共5题)

(1)将矩形区域的长(



(2)为了能让学生的做操区域尽可能大,试问如何设计矩形区域的长和宽?














记

(1)若


(2)求



(3)已知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