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上海市中国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363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11题)

1.

囊性纤维病的发生是由于有的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结构异常,影响了{#blank#}1{#/blank#} 的跨膜运输.

 

2.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哪两个大洋(  )

3.

将三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收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三株幼苗进行处理,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下表).请仔细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

小麦幼苗

处理方式

处理后吸水量变化

吸收K量变化

a

不变

不变

b

注射呼吸抑制剂

不变

减少

c

培养液中增加K肥

减少

几乎不变

(1)b幼苗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K+需要{#blank#}1{#/blank#} ,吸收的方式是{#blank#}2{#/blank#} .此时,b幼苗根细胞吸收Mg2+{#blank#}3{#/blank#}(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2)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blank#}4{#/blank#} 的数量有限,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blank#}5{#/blank#} .此时,c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blank#}6{#/blank#} (填“发生“或“没发生“)质壁分离.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的是(  )


6.

我们可以用水解度来表示盐水解程度的大小,它是用已水解的物质的量占原来总的电解质物质的量的分数来表示的.若测得2L 0.1mol/L的强碱弱酸盐NaA溶液的常温下的pH为10,则A的水解度为(  )


7.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0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8.

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9.

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blank#}1{#/blank#}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

(2)Na+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blank#}4{#/blank#} .

(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blank#}5{#/blank#} .

(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blank#}6{#/blank#} .

10.

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blank#}1{#/blank#}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

(2)Na+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blank#}4{#/blank#} .

(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blank#}5{#/blank#} .

(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blank#}6{#/blank#} .

11.

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blank#}1{#/blank#}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

(2)Na+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blank#}4{#/blank#} .

(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blank#}5{#/blank#} .

(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blank#}6{#/blank#} .

2.单选题(共1题)

12.
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且满足:“当成立时,总可推出成立”.那么,下列命题总成立的是(  )
A.若成立,则成立
B.若成立,则成立
C.若成立,则当时,均有成立
D.若成立,则当时,均有成立

3.填空题(共13题)

13.
若集合,则________
14.
已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5.
函数的值域为
16.
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点对称,且满足。当时,,则当时,____________
17.
函数的图像与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
18.
方程的解是________
19.
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0.
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无穷等比数列,且各项的和为,则的值是____.
21.
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则=___________
22.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若当且仅当时,该数列的前项和取到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3.
个正数排成如右表所示的列:,其中第一行从左到右成等差数列,每一列从上到下成等比数列,且公比均相等.若已知,则____________
24.
已知某区的绿化覆盖率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如果以后的几年继续依此速度发展绿化,那么到第___年年底该区的绿化覆盖率可超过.
年 份
第1年年底
第2年年底
第3年年底
第4年年底
绿化覆盖率
22.2%
23.8%
25.4%
27.0%
 
25.
根据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最后一个打印出的值应为_________

4.解答题(共5题)

26.
已知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奇函数,(其中).
(1)求出的值,并求出定义域
(2)判断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3)当时,的值域范围恰为,求的值.
27.
已知函数.
(1)当不等式的解集为时,求实数的值;
(2)若,且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求实数的值.
28.
某学校拟建一块周长为米的操场(如图所示),操场的两头是半圆形,中间区域是矩形,学生做操一般安排在矩形区域.
(1)将矩形区域的长()表示成宽()的函数
(2)为了能让学生的做操区域尽可能大,试问如何设计矩形区域的长和宽?
29.
已知数列),与数列).

(1)若,求的值;
(2)求的值,并求证当时,
(3)已知,且存在正整数,使得在中有4项为100.求的值,并指出哪4项为100.
30.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
(2)设中的部分项恰好组成等比数列,且,求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与数列的通项公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