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如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_____,②代表的气体为_____。
(3)若①、②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为植物的_____作用。
(4)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和空气中含氧量将会_____。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_____,②代表的气体为_____。
(3)若①、②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为植物的_____作用。
(4)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和空气中含氧量将会_____。
2.
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于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作用产生的。
(4)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简单解释原因:_____。
(5)粮食存放时间太长,营养会大量减少,原因是_____。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作用产生的。
(4)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简单解释原因:_____。
(5)粮食存放时间太长,营养会大量减少,原因是_____。
3.
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A、B为根成熟区细胞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根尖的结构图中成熟区的是指_____(填序号)。
(2)根成熟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_____,适于运输水分。
(3)种植白菜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这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菜根毛细胞处于图中_____(填“A”或“B”)状态。

(1)根尖的结构图中成熟区的是指_____(填序号)。
(2)根成熟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_____,适于运输水分。
(3)种植白菜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这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菜根毛细胞处于图中_____(填“A”或“B”)状态。
4.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_。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5.
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是根冠;④是伸长区 |
B.根能生长是因为③区细胞不断伸长 |
C.当施化肥过多时,①成熟区细胞吸水增加 |
D.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
7.
如图是植物的根尖的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 B.②细胞和③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 |
C.②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 D.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
8.
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喝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冠 |
B.“喝水”时,有机物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
C.“喝”进去的水会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各处 |
D.“喝”进去的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
9.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错的是(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
11.
为研究植物的生理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 |
B.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天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会变浑浊 |
C.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塑料袋内的温度可能升高 |
D.该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塑料袋里植物的叶片会发黄 |
13.
2018年开封第36届菊花文化节上,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彩色菊花”,一朵花上竟然有好几种不同的颜色,令游客啧啧称奇。“彩色菊花”釆用生物炫彩素,通过控制温度、水分、光照、pH等因素,使根部对色素进行吸收,将多种色彩均匀地呈现在花瓣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色素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
B.色素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
C.色素进入花瓣的流程是根毛→根部导管→茎部筛管→花瓣 |
D.在大棚种植菊花时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光合作用 |
14.
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不处理,乙组上表皮涂凡士林,丙组下表皮涂凡士林,丁组上下表皮均涂凡士林,再将四组叶片同时置于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 B.丁﹣丙﹣乙﹣甲 |
C.甲﹣丁﹣丙﹣乙 | D.丁﹣甲﹣乙﹣丙 |
15.
对“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解释正确的是
A.“剥皮”会割断木质部中的筛管,影响有机物的运输 |
B.“剥皮”会割断韧皮部中的导管,影响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
C.“空心”是空去髓和部分木质部,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输送 |
D.“空心”是空去髓和全部的木质部,不影响有机物的输送 |
18.
为了提高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阴雨天或傍晩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剪去部分老根移栽 ④大棚内移栽时增大昼夜温差 ⑤尽量带土移栽⑥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
①在阴雨天或傍晩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剪去部分老根移栽 ④大棚内移栽时增大昼夜温差 ⑤尽量带土移栽⑥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
A.①②⑤⑥ | B.①②⑥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19.
下列有关与图中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是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 |
B.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其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光 |
D.在丁装置中可以收集到一些气体,它们是氧气 |
21.
下列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 |
B.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 |
D.夏季为路边的绿化树剪枝,目的是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
22.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由半透膜包裹蔗糖溶液的丙小袋放入盛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甲乙装置中(见图),结果甲装置中的丙袋保持原形状且体积几乎不变,乙装置中的丙袋萎缩、体积变小。则甲、乙、丙三种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A.甲最大,乙与丙相近 | B.甲最小,乙与丙相近 |
C.乙最大,甲与丙相近 | D.乙最小,甲与丙相近 |
24.
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数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数,则说明(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 B.土壤中含有空气 |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 D.土壤容易形变 |
3.填空题- (共3题)
25.
如图装置,杯中盛有红色液体,插入一株双子叶植物,置阳光下一段时间,取出植株将根、茎、叶各做一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部份呈红色。


A.1、3、5 | B.2、4、5 | C.1、4、6 | D.2、4、6 | E.1、3、6 | F.1、4、5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