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课外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4题)
2.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降低 |
C.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D.反应能进行,是因为有沉淀生成 |
3.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
A.CaCl2 | B.Na2CO3 | C.NaOH | D.Na2CO3和NaOH |
6.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 | B.K+、SO42-、Cu2+、NO3- |
C.Cl-、K+、SO42-、Na+ | D.Ca2+、Cl-、CO32-、Na+ |
12.
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 |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
3.填空题- (共13题)
16.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_____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_。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_____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_。
17.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uSO4、Ca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小文为了确定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其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_______。
(2)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 ________。
(3)白色固体是 _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
(4)小文通过实验后认为,这包固体粉末中只有两种物质,他的判断是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1)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其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_______。
(2)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 ________。
(3)白色固体是 _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
(4)小文通过实验后认为,这包固体粉末中只有两种物质,他的判断是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18.
在做完“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小明突然想到是否可以测得实验所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呢?小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试管中反应的剩余物过滤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现象。③将滤渣干燥后称量,质量为0.5g。④向滤液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右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石灰石中的其余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1)第②步中小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
(2)在Na2CO3溶液加到图像中显示的C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_____。
(3)根据图像及相关的数据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计算过程)__________

(4)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则测得碳酸钙的含量将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第②步中小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
(2)在Na2CO3溶液加到图像中显示的C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_____。
(3)根据图像及相关的数据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计算过程)__________

(4)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则测得碳酸钙的含量将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9.
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克? __________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

(1)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克? __________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
20.
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请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3)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_______
稀盐酸的用量 | 第一次加入10g | 第二次加入10g | 第三次加入10g | 第四次加入1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3.0g | 2.0g | 1.0g | 0.4g |
请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3)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_______
21.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某无色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变红色,若无色溶液为酚酞溶液,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
(2)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反应原理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某无色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变红色,若无色溶液为酚酞溶液,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白酒 | B.柠檬酸 | C.食盐溶液 | D.纯碱溶液 |
22.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_______(填“>”、“<”或“=”)7。
溶液名称 | 白醋 | 稀盐酸 | 氯化钠溶液 | 蒸馏水 | 石灰水 | 氢氧化钾溶液 |
X汁液 | 红色 | 红色 | 紫色 | 紫色 | 绿色 | 绿色 |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_______(填“>”、“<”或“=”)7。
23.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
(2)鸡蛋清是________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质 | 氨水 | 苹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pH | 8.5-10.5 | 2.9-3.3 | 6.3-6.6 | 7.6-8.0 |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
(2)鸡蛋清是________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值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不包括酚酞)______;
(3)请用文字解释整个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选项)。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值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不包括酚酞)______;
(3)请用文字解释整个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 B.直接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 D.加氯化钡溶液并观察现象 |
26.
石灰石是常见的主要矿石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一些矿石样品,并取来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
(2)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实验 | 1 | 2 | 3 | 4 |
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克) | 1.76 | 3.52 | m | 4.4 |
(1)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
(2)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7.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
A Na2CO3 B HCl C FeCl3 D Ba(NO3)2
(2)依据反应④,NaOH溶液可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想用图2表示反应②的微观实质,反应后A处烧杯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
A Na2CO3 B HCl C FeCl3 D Ba(NO3)2
(2)依据反应④,NaOH溶液可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想用图2表示反应②的微观实质,反应后A处烧杯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