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将下列两组的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A.细菌①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
B.真菌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
C.病毒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叶绿体 |
D.植物④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
2.单选题- (共2题)
4.
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很快就变质了。其主要原因是( )
A.空气中的灰尘落到牛奶里,使牛奶变质 |
B.夏天气温高,落在牛奶中的细菌和真菌大量生长繁殖,使牛奶变质 |
C.夏天的高气温使牛奶变质 |
D.长时间放置使牛奶变质 |
3.选择题- (共18题)
8.
在“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实验中,当探究“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时,用A、B、C三个培养皿,将A培养皿中放干面包,B培养皿中放加水湿润的面包,C培养皿只放入蒸馏水。试问,在这些实验中,C培养皿起作用。大量的细菌能使食品迅速腐败,食品在冰箱内能保持一定的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冰箱中()
A.细菌很少 | B.细菌繁殖很慢 |
C.没有细菌 | D.细菌都冻死了 |
10.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
12.
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寄生生活的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生活 |
B.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
C.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
D.细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这一实验对照组中,自变量是水分 |
B.设置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
C.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
D.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
4.填空题- (共10题)
23.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分析回答:
(1)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
(2)可以利用真菌产生的 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把食物放在冰箱中保存是为了 。
(4)人们常利用 来酿酒和制作面包,原因是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 。
(1)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
(2)可以利用真菌产生的 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把食物放在冰箱中保存是为了 。
(4)人们常利用 来酿酒和制作面包,原因是它在无氧条件下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 。
26.
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过程大致如下:将面粉、糖、酵母菌和水混合成生面团,一段时间后,将生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烤。
(1)生面团烘烤前,应放在0℃还是30℃左右的环境中?________。
(2)请再举出一项酵母菌的用途:________。
(1)生面团烘烤前,应放在0℃还是30℃左右的环境中?________。
(2)请再举出一项酵母菌的用途:________。
27.
细菌个体极微小,仅由 组成,属 生物。细菌细胞一般由 、 、 组成,没有 。细菌的形状有 、 、 。有些细菌还有 和 。荚膜起 作用。细菌用 进行繁殖。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或动植物体内,破坏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使之得病,这些细菌叫 。
29.
下图是探究微生物生长与水分关系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与培养皿B的处理,有一处是不同的,它是 ;培养皿B与培养皿C之间也有一处不同,它是 。该实验设置培养皿A、B、C的目的是 。

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与培养皿B的处理,有一处是不同的,它是 ;培养皿B与培养皿C之间也有一处不同,它是 。该实验设置培养皿A、B、C的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