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数学
题干
点P是矩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向直线B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O为AC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请你判断OE与OF的数量关系;
(2)当点P运动到如图2所示位置时,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通过证明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若点P在射线OA上运动,恰好使得∠OEF=30°时,猜想此时线段CF,AE,O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9-03-20 04:1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长方形ABCD的纸片,长AD=10厘米,宽AB=8厘米,AD沿点A对折,点D正好落在BC上的点F处,AE是折痕.
(1)图中有全等的三角形吗?如果有,请直接写出来;
(2)求线段EF的长;
同类题2
小明在探究“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活动中,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矩形框架ABCD,如图所示.扭动矩形框架,观察矩形ABCD的变化,下列判断:① 四边形ABCD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形; ②
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变;③四边形ABCD的面积不变;④四边形ABCD的周长不变.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同类题3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
,BC=
.某课题小组利用这张矩形纸片依次进行如下操作(每次折叠后均展开).
如图①,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与BD交与点O
1
,设O
1
D的中点为D
1
;
如图②,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
1
重合,折痕与BD交与点O
2
,设O
2
D
3
的中点为D
2
;
如图③,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
2
重合,折痕与BD交与点O
3
,设O
3
D
2
的中点为D
3
;
…
根据以上操作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MN是折痕,求证:△DA′M≌△DCN;
(2)分别求出线段BO
1
、BO
2
、BO
3
的长,并直接写出第n次折叠后BO
n
的长(用含n的式子表示);
(3)如图②,第二次折叠时,折痕一定会经过点A吗?请通过计算判断.
同类题4
如图,已知矩形ABCD,AD=9,AB=6,若点G、H、M、N分别在AB、CD、AD、BC上,线段MN与GH交于点K.若∠GKM=45°,NM=3
,则GH=__.
同类题5
如图,在矩形
中,
,
的平分线交边
于点
,
于点
,连接
并延长交边
于点
,连接
交
于点
,给出下列命题:
(1)
(2)
(3)
(4)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图形的性质
四边形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
利用矩形的性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