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八骏
刘基
穆天子得八骏以造王母,归而伐徐偃王,灭之。乃立天闲、内外之厩。八骏既居天闲,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内厩,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厩,食粟日六斗;其不企是选者为散马,散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以造父为司马,故天下之马无遗良。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
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①者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阙,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其士食亦视马高下,如造父之旧。
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乃参以外厩。二厩之士不相能。内厩曰:“我乘舆之骖服也。”外厩曰:“
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争而闻于王,王及大臣皆右内厩。既而与盗遇,外厩先,盗北。内厩又先上以为功。于是外厩之士马俱懈。盗乘而攻之,内厩先奔,外厩视而弗救,亦奔。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王大惧,乃命出天闲之马。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乃言于王而召散马。散马之士曰:“戎事尚力,食充则力强。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也。”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天闲同其食,而廪粟不继,虚名而已。
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盗,马如之。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
(选自《刘基散文选集》)
【注】厖máng:杂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不企是选者为散马 企:达到 |
B.以备乘舆之阙 阙:同“缺” |
C.乃参以外厩 参:代替 |
D.王无马不能师 师:装备军队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立天闲、内外之厩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B.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 其制稍异于前 |
C.如造父之旧 王之好乐甚 |
D.戎事尚力,食充则力强 木受绳则直 |
【小题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
B.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
C.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
D.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造父担任司马,以八骏为良马的最高典范,为穆天子制定了选择天下良马的标准,将天下马匹分为五等并区别对待,确实做到了“马尽其才”。 |
B.穆王和造父死后,选择良马的标准却从实质上改变了,区别对待种种的做法也完全改变,这为以后埋下了产生恶果的种子。 |
C.战事突起,内外马厩的养马之人互相推诿,而王与各位大臣又一味袒护内厩,在此关键时刻,借助散马才挽回了败局,这令夷王十分惭愧。 |
D.作者以养马之事,喻指养士之事,养马当以马之“良驽”为别,对待人才也应把才能高低作为衡量选拔的重要标准。 |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
(2)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