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小题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B.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C.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D.刘诗第二句化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只用七个字就写尽了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是全诗的中心句。
【小题2】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28 04:44: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里先生传

(唐)陆龟蒙

甫里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人见其耕于甫里,故云。先生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探六籍,识大义。就中乐《春秋》,抉微旨。见有文中子王仲淹所为书云“三传作而《春秋》散”,深以为然。贞元中韩晋公尝著通例,刻之于石,意以是学为己任,而颠倒漫漶,翳塞无一通者。殆将百年,人不将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误后学,乃著书摭而辨之。

少工诗歌,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卒平浅而后已。朱黄二毫,未尝一日去于手。所藏虽少,咸精实正定,可传借人。书有编简断坏者,缉之;文字缪误者,之。乐闻人为善,讲评通论不倦。有无赖者毁折糅汗,或藏去不返。

先生蹙然自咎,先生贫而不言利。问之,对曰:“利者,商也,人既士矣,奈何乱四人之业乎?且仲尼孟轲氏之所不许。”

先生居有地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畸十万步,有牛咸四十蹄,有耕夫百余指。而田污下,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也。无别田也。先生由是苦饥,囷仓无升斗蓄积,乃躬负畚锸,率耕夫以为具。由是岁波虽狂,不能跳吾防、溺吾稼也。或讥刺之,先生曰:“尧舜霉瘠,大禹胝胼。彼圣人也。吾一布衣耳,不勤何以为妻子之天乎?且与其蚤虱名器,雀鼠仓庾者如何哉?”

先生嗜茶荚,置小园于顾渚山下,岁入茶租薄为瓯蚁之费。自为《品第书》一篇,继《茶经》《茶诀》之后。先生始以喜酒得疾,血败气索者二年,然后能起。有客至,亦洁樽置觞,但不复引满向口耳。不喜与俗人交,虽诣门不得见也。不置车马,不务庆吊。内外姻党,伏腊丧祭,未尝及时往。或寒暑得中,体佳无事时,则乘小舟,设蓬席,赍一束书茶灶笔床钓具棹船郎而已。人谓之江湖散人,先生乃着《江湖散人传》而歌咏之。由是浑毁誉不能入利口者,亦不复致意。先生性狷急,遇事发作,辄不含忍。寻复悔之,屡改不能矣。

(《中国古典传记<上册>,乔象钟 徐公持 吕薇芬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07月第1版,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识大义,就中乐《春秋》,抉微旨 擿:挑
B.卒平淡而后已 造:到
C.文字缪误者,之 刊:改正
D.不勤何以为妻子之天乎   劬:奋斗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里先生名称的由来,主要是人们看到他在田里劳作可见人们对他的赞誉。
B.甫里先生认为逐利是商人的事,而且孔子、孟子等圣哲也不允许读书人追逐利益。
C.由于遭遇暴雨,甫里先生家受到重大损失,为了养活妻子,他只好亲自劳作。
D.甫里先生有个性,向来不喜欢同鄙俗之人结交,这种人即使到了门前也见不到他。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殆将百年,人不敢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误后学,乃著书摭而辨之。
(2)先生由是苦饥,囷仓无升斗蓄积,乃躬负畚锸,率耕夫以为具。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户部郎中张滂之子,日仲殷,于南山内读书,遂结时流子弟三四人,仲殷性亦聪利,但不攻文学,好习弓马,时与同侣挟弹,游步林薮,去所止数里,见一老人持弓,遂一鹿绕林,一矢中之,洞胸而倒,仲殷惊赏,老人日:“君能此乎?”仲殷曰“固所好也,”老人曰:“获此一鹿,吾无所用,奉赠君,以充—饭之费.”仲殷等教谢之.老人日:  “明日能来看射否?”明日至,亦见老人逐鹿,复射之,与前无异,复又与仲殷.仲殷益异之,如是三度,仲殷乃拜乞射法.老人日:  “观子似可教也.明日复期于此,不用令他人知也.”

仲殷乃明日复至甚所老人还至遂引仲殷西行四五里入一谷口路渐低下如入洞中草树有异人间,仲殷弥敬之.约行三十余里,至一大庄,如卿相之别业焉.止仲殷子中门外厅中,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出日:“姨知君来此,明日往相见.”仲殷敬诺而宿于厅.至明日,敕奴仆与仲殷备汤沐,更易新衣.老人具馔于中堂,延伸殷入拜母,仲殷拜堂下,母不为起,亦无辞让.老人又延升堂就坐,视其状貌,不多类人,或似过老变易,又如猿猿猩之状。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

既而食物皆尽,老人复引仲殷出,于厅前树下,施床而坐.老人即命弓矢,仰卧,指一树枝日: “十箭取此-尺.一遂发矢十只,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谓仲殷日:“此定如何?”仲殷拜于床下日:“敬服!一又命墙头上立十针焉.去三十步,乃按次射之,发无不中者也.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但约臂腕骨,臂腕骨相拄而弓已满.故无强弱,皆不费力也.数日,仲殷已得其妙。老人抚之,谓仲殷日:“止于此矣!勉驰此名,左右且教取五千人,以救乱世也,”遂却引归至故处.而仲殷艺日新,果有善射之名,受其教者,虽童子女人,即可与谈武矣.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

其老人盖山神也.善射者必趣度通臂,故母类于猿焉.

(节选自皇甫氏《原化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日复于此   期:约会
B.促殷敬之 弥:更加
C.伸殷入拜母   延:邀请
D.床而坐 施:给予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老人神异的一组是 ( )
①获此一鹿,吾无所用    ②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    ③不用令他人知也
④视其状貌,不多类人    ⑤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 ⑥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
A.①②④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仲殷读书南山之内,虽然心性聪颖,但不喜读书,而喜练习弓马,有一定的武功,为后来成为老人的箭术传人打下了基础。
B.老人见到张仲殷喜欢武功,便有意展示高超的射箭技艺,引起他的兴趣,让他主动拜师,最终将技艺传授给他。
C.老人射箭技艺高超,是经过艰苦练习而来,这艰苦的练习导致其形貌改变,与常人不同,长相近似猿猴。
D.张伸殷勤奋练习,终以善射名于当时,并悉心教授他人射箭技艺,最后没有辜负老人“以救乱世”的期望。
【小题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仲 殷 乃 明 日 复 至 其 所 老 人 还 至 遂 引 仲 殷 西 行 四 五 里 入 一 谷 口路 渐 低下 如 入 洞 中 草 树 有 异 人 间.
【小题5】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
②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