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小题1】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高秋”二字,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美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洁澄澈的高远境界。)
B.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从侧面烘托乐曲声的美妙,交代乐曲演奏的地点及演奏者。)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直接描写乐声,运用形象化的比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
D.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两句实写听曲感受,生动地表现了乐曲声的感人力量。)
【小题2】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列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
【小题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乐曲声的什么特点?
“昆山”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芙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07 06: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二)古代诗歌阅读。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小题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小题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同类题5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①元和初年,朝廷以避父“晋肃”名讳为理由,剥夺了李贺的科举考试资格,之后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歌。②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③主父:《汉书》载,主父偃擅长纵横之术,游历入关后请人举荐出仕,无果;不久财尽则“诸侯宾客多厌之”。④马周:《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时被旅店主人轻视,仍悠然独酌,后至长安当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马周代替常何条陈二十余事,皆合太宗心意,后被授监察御史。⑤迷魂:宋玉曾作《招魂》以招屈原之魂,此处指执迷不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构思别致,主客对答,情节性强,先总写劝酒场面,接着写客人表白心怀,于是主人再次劝酒致辞,客人再作回应。
B.“主父”二句使用了主父偃入关后不得任用,资财匮乏,屡遭白眼的典故,客人以之自比,“困不归”寄寓无限愤怒之意。
C.“吾闻”二句使用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投宿新丰的典故,马周当时处境或比主父偃更狼狈,这从“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夸张表达中可推知。
D.“空将”二句引用了马周后来代写条陈,合太宗心意而被提拔的典故,但事实上马周并未“直犯龙颜”,主人如此表述大有言外之意。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