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小崔想了解关于魏、蜀、吴之问争斗的故事,他应选读的是(  )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明朝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小华想要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你应该推荐( ▲ )
A.B.
C.D.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

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1)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予以分析。
(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特征。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的含义。(写出两点即可)
(3)英格尔斯说该制度也许是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于1905年被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被废除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作者(   )
A.李时珍B.徐光启C.宋应星D.徐霞客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永浒传》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民间故事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劳动人民中长期流传。下面哪一则是民间故事( )
A.《红楼梦》B.《水浒传》C.《白蛇传》D.《孙子兵法》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史实与推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中国有了影响世界的天文学著作
B
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台湾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是古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A.AB.BC.CD.D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东西方戏剧大师,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剧作。以下属于他们的戏剧作品的是()
A.《红楼梦》、《威尼斯商人》B.《长生殿》、《仲夏夜之梦》
C.《牡丹亭》、《奥赛罗》D.《桃花扇》、《哈姆雷特》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