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最初创立于何时?
(2)图1中的政治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3)唐太宗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了。”说说图2反映的制度对读书人和统治者来说,分别有何进步之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x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x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当前题号:2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开展了以“中外文明相互交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历史人物能纳入研究范围的有  ▲ 
①文成公主    
②郑和
③玄奘
④马可·波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3)造成材料三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
(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
(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当前题号:5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

材料一:古代旅行(部分)

时期

游历及成就

时期

游历及成就

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思想的核心是①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了很多国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法,将沿途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介绍到中国

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③。

 

(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指出以上人物中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经过斗争,工人工资提高且享受带薪休假……工人开始到海滨旅游。1840年后,铁路的兴起,……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

(2)依材料二,说出海滨旅游在英国蔚然成风的原因。

材料三: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部分)

序号

年份

口号

2001年

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

2003年

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动力

2008年

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13年

旅游与水: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2016年

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3)依据材料三,概括括世界旅游日口号体现的21世纪的时代课题。
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当前题号:6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的含义。(写出两点即可)
(3)英格尔斯说该制度也许是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于1905年被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被废除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 )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开创科举制度B.②——推行崇武抑文
C.③——戚继光抗倭D.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以艺术形式反映历史,离不开各类史料的查考。某班学生计划排演一出反映“贞观之治”的历史情景剧,请你参与。
(1)同学们设计了三幕情节,它们分别体现了“贞观之治”政策措施中的哪一内容?
①房玄龄足智多谋,杜如晦处事果断,唐太宗认为这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委以重用。________
②唐太宗想在洛阳修建宫殿。魏征上书:君王不能为了个人享乐而役使天下百姓。唐太宗接受,停止了工程。________
③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________
(2)同学们找到了下边的道具。从历史常识看,其中不可能出现在贞观年间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同学们在整理材料中发现,不同学者对唐太宗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这是什么原因?这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什么方法?
当前题号:10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