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据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五十九县,绝大部分在南方。据北宋初年统计,当时北方人口只有100多万户(包括北汉3.5万户),后来陆续平定南方诸国,又得230万户。南方人口已经是北方人口的两倍。《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都城商业繁荣的景象。
(2)材料二反映出两宋时期已出现纸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纸币出现的原因及它的影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一情况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通过秦始皇的开拓和经营,秦朝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抵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代,人口估计达到4000万,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成阳。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时期,在秦朝奠定的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版图。12世纪时,蒙古各部之间混战不已,铁木真统一蒙古,    1206年,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秦朝和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分别创立了什么制度?   
(2)分别列举秦朝、西汉、元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一条书船、一家书院、一座书楼……湖州文脉悠远、书香传世。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织里书船(图2)是穿梭于水乡河道卖书的船,始于明初全商出现的书船上可能买到的农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资治通鉴》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小题2】湖州安定书院(图3)是传授湖学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胡瑗(安定先生)而建。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西汉     B. 唐朝 C. 北宋 D. 清朝
【小题3】嘉业堂藏书楼(图4)是民国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秘蒙藏书楼。20世纪30年代,为避免古籍因战乱而流失,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将大部分珍贵书籍运往上海租界保存。这场战乱指的是(   )
A. 甲午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北伐战争 D. 日本侵华战争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朝代更替顺序,将示意图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朝代①是指____;朝代②是指____。
(2)该示意图展示了中国由统一进入分裂,再到统一的历史进程。与A、C段时期相比,B段历史时期有什么不同特征?(提示:可以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来归纳)
(3)A段和C段时期的朝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有效管理国家,分别实施了怎样的制度?
当前题号:6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

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1)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予以分析。
(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特征。
当前题号:7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 )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开创科举制度B.②——推行崇武抑文
C.③——戚继光抗倭D.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下列属于清朝的举措有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设立宣政院
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