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愿望 一(______)太阳
【小题2】“我”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我”想把结出的________送给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挂在________和________。
种太阳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个,一个就够了,会结出许多许的太阳。
一个送给南极,一个送给北冰洋。
一个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
到了那个时候,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小题1】请在“( )”里填入合适的词语。一(______)愿望 一(______)太阳
【小题2】“我”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我”想把结出的________送给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挂在________和________。
阅读理解
除 夜 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霜鬓:白色的鬓发。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小题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小题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
【小题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 夜 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霜鬓:白色的鬓发。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 B.除夕 | C.大年初一 | D.元宵节 |
A.异乡家里 | B.故乡家里 | C.异乡旅馆 | D.故乡旅馆 |
A.对新一年的希望 | B.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小题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小题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小题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小题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 B.等闲:平常。 | C.浑:浑浊。 |
【小题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 B.不管 | C.无论 | D.也 |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小题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题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题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小题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 B.坚韧顽强 | C.硬骨头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小题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小题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小题4】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小题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小题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 | B.夸张 | C.拟人 | D.对比 |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