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
A.知识B.认识C.识别D.记住,这里读zhì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给下列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小题1】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  )
A.歇息B.尽C.停下
【小题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A.苏州B.杭州C.南京
【小题3】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A.碎了B.忧愁C.声音嘈杂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题1】下列汉字注音错误的有(  )。
A.碾(zhǎn)B.驿(yì)C.著(zhuó)D.妒(dù)
【小题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有(  )。
A.驿外:荒凉冷清的地方B.无主:没有主人
C.无意:没有意思D.群芳:一个人的名字
【小题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____。
【小题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作者通过写断桥边的梅花,赞美了梅花的精神
B.作者为梅花谢落被“碾作尘”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C.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无悔的信念和高洁的追求
D.赞美了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及坦荡的胸怀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题1】填空。
(1)“独”和“异”的意思分别是
(2)“佳节”具体指 节。 
(3)诗的第三、四句中写到的两种节日活动是
【小题2】“少一人”在诗中指(  )。
A.少了作者的兄弟
B.少了作者的父亲或母亲
C.少了作者自己
D.少了一个知心好友
【小题3】诗句“_________”写出了诗人孤独的情绪;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小题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由“遥知兄弟登高处”可知诗人是思念他的兄弟。(  )
(2)“异乡”的“异客”表现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孤独,本就思念亲人,又逢“佳节”,思念之情则更加强烈。(  )
(3)诗题中的“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华山以东的地区。   (  )
(4)王维被称为“诗佛”,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小题1】西湖歌舞几时(  )
A.歇息B.停止C.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小题2】王师北中原日(  )
A.平静;稳定B.平定;收复C.必定;一定
【小题3】万马齐喑究可(  )
A.悼念B.怜悯C.悲伤;悲痛
【小题4】江枫渔火愁眠(  )
A.面对B.对待C.相合;适合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创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词句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③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指气概。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④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⑥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⑦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⑧出师一表: 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⑨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小题1】全诗紧扣住__字,将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小题2】你觉得诗中哪几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收复故土的气概?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谈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让你感受到了陆游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出师一表真名世”亦用典明志,诗人表明了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不是表达友情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题1】理解词语意思。
生: 遥看:
飞流:     疑:
【小题2】“三千尺”形容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小题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香庐”指一座山峰的名字。(  )
(2)“九天”指九个日夜。(  )
(3)李白是站在瀑布前面观察的。(  )
(4)庐山是我国的名山,位于江西省。(  )
【小题4】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把    比作    ,表现了
【小题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死去元知万事空”一句中,“元”的意思是(   )。
A.姓B.第一
C.本来D.朝代名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________的竹子。
【小题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